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是相互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再具有西方传统哲学所谓的理论的属神性,而是与实践或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其所发挥的作用与依据这一作用而做出的选择之间就具有相互统一的性质。价值的出现,意味着对“形而上学”的哲学思想的批判。价值是属于人的,而非属于神的。价值必然与实践或日常生活相关。人们依据主体对象的能力做出的分析、评价,即其价值所在。所以,人们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价值评价,必然做出相应的价值选择,而不会像依据西方传统哲学做出的评价一样。
价值判断是对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的关系所做出的一种判断。既然是对“关系”的价值判断,就必然会考虑双方的因素。一方面,要考虑客观事物自身的性质;另一方面,要考虑主体自身的需要。因此,价值判断同时具有客观性与主观性,可以说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价值判断的结论一般来说不是唯一的,也就是说,并不排除价值判断有正误之分。而衡量价值判断正误的标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则不会改变。价值判断也许是动态的事情,但是就其本身而言,其具有客观合理之处,因此可以作为主体的行动根据,尤其是价值选择的根据。
价值选择与价值判断不同,它有自身的独特之处。价值选择属于行动,是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活动。如果说价值判断与思维相关,那么价值选择更多的是与实践相关。价值选择是综合一系列因素做出的选择。主体的情感、认识、审美、信念以及对于当下时代的认知,都与价值选择相关。但是在更大意义上,价值选择建立在价值判断之上才具有合理性。也就是说,虽然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主体差异性,即具有诸多限制,但是价值选择始终与价值判断保持高度一致。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相统一,二者统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在理性的范围之内,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都不能离开日常生活。日常生活绝非随意的、完全主观的甚至庸俗的生活,而是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塑造的生活。价值判断要以事实判断为基础——没有对事物性质的认识,也就无法对它能否满足自身的需要做出判断,依据此价值判断做出的相应的价值选择必然具有合理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指导大学生的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决定着大学生未来的人生方向。深刻认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统一,对大学生塑造积极健康的政治思想,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