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学环境建设

三、教学环境建设

慕课教学模式下,知识学习主要是学生通过观看微视频完成,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往往缺乏参与感、成就感。因此,构建一种具有结构性、开放性、交互性,网络化、情景化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具有归属感,就非常重要。在这里,教学环境主要指师生在线交流平台、翻转课堂等。

首先,慕课平台为师生之间的交流提供公共空间。一方面,教师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话题,每个学生都可围绕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不同观点交锋的过程中,实现让学生开阔视野、生成知识和提高思维水平的目的。教师不再完全掌控课堂,而是转变为学生的引导者,其任务是确保讨论不偏离主题、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等。另一方面,师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答疑互动。学生在完成课程微视频的学习后,可将自己的疑问、心得体会等上传到课程讨论区。教师和其他学生都可以对这些内容进行回答、探讨或点评。为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可将学生的发言作为考核指标之一。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推动学生积极加入教学过程中,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其次,建设翻转课堂。传统教学活动的展开,基本上遵循“教师课堂讲授→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学习”的流程。“翻转课堂”则将这一流程颠倒过来:由学生在课前看课程微视频和学习材料,课堂上主要进行答疑、讨论等师生互动活动。对思政课教学模式改革来说,“翻转课堂”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掌控观看微视频的节奏,重复学习难懂之处,也可随时暂停播放,记录重要之处。学生不必像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那样始终绷紧神经,一旦走神或忙于记笔记就可能难以跟上教师的讲授节奏。另一方面,“翻转课堂”的推行有助于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重塑师生关系。慕课时代师生关系的建立方式从过去的言传身教,你讲我听、我问你答,转变为更生活化的互动。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由传统的教学支配者、控制者转变为学生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由传统的静态知识占有者转变为动态的研究者、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