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建设

一、教学内容建设

思政慕课教学内容应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及时反映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新发展成果和教育改革的教研成果,根据教学目标、学科特点、学生认知规律及教学方式,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及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单元、专题或模块的框架,合理、有序地设计教学内容。

如何以更容易为学生接受的方式将课程教学内容呈现出来,这是慕课教学模式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在这方面,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李梁教授的思考是富有启发性的。在他看来,以“问题逻辑”为导向建构新型的教学内容体系,是慕课教学内容建设的合理方式。这意味着,“将教材的体系逻辑转换为教学的问题逻辑,把教学内容转化为有意义的、具有逻辑蕴涵的问题形式,并收集来自学生的问题及有效对接,由教师提出或由学生自己提出,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解答这些问题,在提问中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解答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最终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成功转换”[1]

构建思政课慕课教学的问题逻辑体系,意味着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分析,把握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以教学问题链的形式将知识呈现出来。建设思路具体由以下环节构成:首先,教师以教学目标为根据,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形成教学总问题。其次,教师根据知识体系的逻辑演进过程,将总问题分解细化为多层级的分问题,揭示总问题与分问题之间、诸分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进而形成一个既相互关联又彼此独立的问题体系。最后,慕课视频拍摄及知识讲解都要以总问题和分问题的逻辑关系为依据,这样就能保证教学内容逻辑清晰、重点突出、首尾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