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教学对象分析
2025年09月26日
一、“原理”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模式的开发设计必须以教学对象的特性为出发点,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因材施教”。由于专业背景、理论基础、思维方式等方面的不同,在校大学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而要求高校“原理”慕课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
大学生的学科背景不同,其所具有的马克思主义素养往往存在差异。要提高慕课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差异,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一般来说,文科背景的学生往往基础较好,对“原理”课程的接受能力也较强,教师适合采用探究式、自主式慕课教学方法,以此让学生实现由“搜集材料”到“整理材料”的跃迁,即从中学的知识积累阶段上升到大学的理论升华阶段,教学侧重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思维能力的提高和深化。而理工科背景的学生由于较少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这方面的素养可能较差,对相关原理的把握水平可能较低,因而教师应主要运用讲授式、案例式、合作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侧重于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述,以及课程知识体系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