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授课堂建设

四、面授课堂建设

思政课传统教学模式的困境使人们对慕课教学模式充满期待。但从实际的应用状况看,慕课教学模式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其失败的案例也层出不穷。许多教师及教学管理部门发现,在课程完成率、考试通过率、学生使用感受等方面,慕课教学模式的表现并不如预想的那么好。一些学者指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包括思政课在内的课程教学不仅意味着传授知识,还包含着师生的互动、情感的交流、教师的言传身教等非技术因素,这恰恰是慕课教学模式的短处。在接受和运用慕课这种数字化教学形式的过程中,人们往往片面强调其技术性的方面,而忽视了教育的价值性的方面,忽视了面授课堂教学的意义。不看到这些问题,就是对慕课教学模式的误读,长此以往,可能导致“大学对教育质量的妥协”。

要利用好慕课教学模式,我们必须做到两个明确:一是明确引入慕课教学模式的目的。第一个目的,是通过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来提升课堂效能。慕课教学模式把整个教学过程分解开来,将基础知识的课堂讲授转移到线上进行,从而节省了课堂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第二个目的是以慕课数据为依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提供指导。教师可以在学生自主学习后,利用慕课平台提供的大数据以及师生之间的在线互动交流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有的放矢的侧重讲解。二是明确慕课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的关系。在慕课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永远是最重要的构成环节:在线学习后的理论提升,知识点内在逻辑关系的讲解,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在线学习效果的检测,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塑造等任务,主要是在面授课堂中完成的。在线教学不能喧宾夺主,只能作为其补充而存在。

那么,慕课教学模式的面授课堂应如何建设呢?我们认为,以下教学流程是较为合理的:第一是课前准备阶段。在上课之前,教师根据慕课平台记录的数据,对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课程微视频学习和嵌入式试题的完成情况,围绕学生在线上学习中出现的具有共性的难点、疑点来设计教学目标。线上数据为面授教学设计提供指导,从而避免教学的盲目性。第二是课上教学活动阶段。其内容包括以课堂测试的方式检查学生课前学习情况,让学生强化已学习的知识;梳理知识点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从总体上把握知识体系,进而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教师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思考题,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培养其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三是归纳总结与评价阶段。教师对思考题进行分析说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合理与不足之处,同时布置下一次的学习任务。

以上三方面环环相扣、层层推进,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程参与度,实现“温故而知新”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