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受教育者的素质
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顺利与否的因素,除了教育者的素质之外,还有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内在需求以及判断、鉴别能力。因此,为了保证教育过程顺利实施,第一,我们要激发受教育者的内在需求。内在需求是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教育内容的内部动力,是教育目的得以实现的一项基本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70],因此当代大学生不能仅仅学习专业知识,囿于“小我”的圈子里,而要把个人与国家、世界发展大局结合起来,这就要求大学生必须眼界要宽、格局要大,必须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要勤于学习、敏于求知,注重把所学知识内化于心,形成自己的见解,既要专攻博览,又要关心国家、关心人民、关心世界,学会担当社会责任。”[71]另外,当前随着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知识量的不断提高,以公民为主导的社会得以逐渐创建,教育者要积极主动地顺应、重视受教育者的内部需求,以创新的方式把先进的思想和观念传递给受教育者。
第二,我们要强化和提高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判断力、鉴别力。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全面实施数字信息化、不断培养受教育者获取和判断信息的能力,这样既能使教育内容不被歪曲,又能使受教育者得到积极、健康的信息。在当下,面对各种纷繁芜杂的信息冲击,很多人丧失了对信息的鉴别力,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思潮的相互激荡,面对纷繁多变、鱼龙混杂的社会现象,青年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三观”,要明辨是非、善于决断,做到稳重自持、从容自信、坚定自励[72]。当前,国内外各种敌对势力总是企图让我们党改旗易帜、改名换姓,企图让我们丢掉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因此新时代的青年学子一定要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自觉将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奉献青春、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