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哲学之起源

印度哲学之起源

印度最古典籍首推《黎俱吠陀》。《吠陀》所载多为雅利安民族颂神歌曲。雅利安种来自北方。(确实地点尚在讨论。旧说指为帕米尔,近则考为奥匈捷克国境。)其入居印度五河流域,证以Boghaz Koï之刻文,似在四千至五千年前之中。自时厥后,种族繁殖,势力侵入五印全境,思想变迁,衍为一特殊文化。以是印度一语非指政治之一统,而代表一种文化,如希腊一字,代表特殊精神,固非指纯一民族或统一国家也。

《黎俱吠陀》尊崇三十三天,而以因陀罗为最有威力。密多罗及法龙那则较正真,人民信仰极笃,顾其旨在求福田利益,主收实用,绝少学理。虽印土婆罗门大都尊《吠陀》,而其诸宗哲理之兴起,不在继《吠陀》之宏业,而在挽祠祀之颓风,不在多神教极盛之时,而在其将衰之候。自佛陀至商羯罗(西历纪元后八百年)学说蜂起,究其原因,盖有数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