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涅槃大本之修改
按北凉昙无谶译大本在玄始十年,即刘宋武帝永初二年。(四二一)其后至宋文帝元嘉中,此本乃传建业。《三论游意义》谓在元嘉七年(四三〇)始至扬州。其时江南已有六卷译本,义学名僧若竺道生等已大阐佛性之说。大本既至,斯学更盛。《高僧传·慧严传》曰:
《大涅槃经》初至宋土,文言致善,而品数疏简,初学难以厝怀。严迺共慧观、谢灵运等依《泥洹本》加之品目;文有过质,颇亦治改。
《大般涅槃经》原有四十卷,世称为北本。经治改后,成三十六卷,世谓之为南本。南北本在文字上,不过稍有差别。但前分品目则甚为不同。此则依法显所得六卷本而增改者也。
兹表列三本之品目如次,以见其增改之概要。(下表分划依《大正藏经》。)

《寿命品》之三 (4)《长寿品》 (5)《长寿品》
(2)《金刚身品》 (5)《金刚身品》 (6)《金刚身品》
(3)《名字功德品》 (6)《名字功德品》 (7)《受持品》
(4)《如来性品》之一 (7)《四相品》 (8)《四法品》
《如来性品》之二 《四相品》之余
《如来性品》之三 (8)《四依品》 (9)《四依品》

《如来性品》之六 (15)《月喻品》 (16)《月喻品》
《如来性品》之七 (16)《菩萨品》 (17)《问菩萨品》
(5)《大众所问品》 (17)《大众所问品》 (18)《隋喜品》(终)
(6)《现病品》 (18)《现病品》
(7)《圣行品》 (19)《圣行品》
(8)《梵行品》 (20)《梵行品》
(9)《婴儿品》 (21)《婴儿品》
(10)《光明遍照高贵 (22)《光明遍照高德王菩萨品》 贵德王菩萨品》
(11)《师子吼菩萨品》 (23)《师子吼菩萨品》
(12)《迦叶菩萨品》 (24)《迦叶菩萨品》
(13)《憍陈如品》 (25)《憍陈如品》
南本依六卷《泥洹》将北本之前五品分为十七品。《泥洹》有《大身菩萨品》第二。惟《泥洹》、《序品》述佛将入灭时一切大众均来顶礼,大身菩萨为来顶礼者之一,故南本以并入《序品》。而其前十七品当六卷本之十八品也。至若文字上之改治,则常因原文之过质。如北本曰,“犹如慈父唯有一子,卒病丧亡,送其尸骸置于冢间,归还怅恨,愁忧苦恼”;南本改曰,“犹如慈父唯有一子,卒病命终,殡送归还,极大忧恼。”(此见《序品》。)但南本亦有时亦有因《泥洹》本而改治者。如北本《寿命品》之二,“啼泣面目肿”,而六卷本作“久远忧悲痴冥暗”,南本作“恋慕增悲恸”。北本《寿命品》之三佛说偈中有“而与罗汉等”,《泥洹》作“量与罗汉等”,南本亦然。则南本文字上之改治,亦稍有依《泥洹》者。但如大段文字,《泥洹》所有,而北本所无者,南本例不增入。如《泥洹》、《序品》有六恒河沙一段,《问菩萨品》首段迦叶问何为菩萨,均北本所缺,而南本亦未敢增加也。至若南本《文字品》开首有佛复告迦叶一语,《月喻品》开首有佛告迦叶一语,均为北本所无,《泥洹》所有,则系因加分品目,而增入者也。总之,南北二本之不同,一为品目之增加,此仅及北本之前五品;二为文字上之修治,则南北本相差更甚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