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道安避乱之年
2025年09月15日
(6)道安避乱之年
《僧传》谓安公先避难濩泽,遇竺法济支昙讲,顿之与法汰隐飞龙山。僧先(一本作光)道护,亦在彼山。后又至太行恒山,且至武邑。年四十五复还冀部其后石虎死,石遵请其入邺,未久而石氏国乱,安公乃西去牵口山,王屋女机山等语。慧皎似谓安公遮难濩泽隐居桓山在石虎去世之前,实大纰误。道安《大十二门经·序》言,《大十二门经》乃汉桓帝世安世高所出,安公所得之本,乃嘉禾七年在建业周司隶舍写。缄在箧匮,盖二百年矣。比丘竺道护于东垣界(在今正定县南)贤者经中得。送指布泽,乃得流布。查汉桓帝即位之初年,至石虎死年,亦不过二百有二岁。石虎死于晋永和五年,安公在濩泽,至早亦在永和三年。而道安经序,则谓在濩泽时,师殒友折。按佛图澄死于永和四年,则安在濩泽,已在永和四年以后。又慧远见安公于太行恒山,从之出家,当为永和十年,(说见后)而安公逝于晋太元十年,年七十四,(说见后)上溯至永和五年安公仅年三十八岁,亦与还冀部年四十五之说不合。故濩泽避难,太行隐居,均当在石虎死后,而其所谓避难,实避冉闵之难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