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析取词及其作用
考察析取关系的语言表达问题,必须先从析取词说起。
根据《辞海》第六版,“析取词”亦称“相容的析取”,是数理逻辑中一种命题联结词,用符号“∨”表示。如A∨B即A和B的析取式,读作“A析取B”。在经典逻辑中,A∨B的真假关系是:A和B都假则A∨B假,否则A∨B真(夏征农,陈至立,2010:2037)。
析取词所刻画的两个支命题之间的真值关系是:只要有一真,整个析取命题即为真;只有两个支命题均为假时,整个析取命题才为假。由于与“命题”一词相对应的英文单词是“proposition”,我们不妨按照目前通行的形式化习惯,将上述的A、B换作p、q,并用T、F分别表示真值的真与假,那么析取词的真值演算关系可以用表1来表示。
表1 析取真值表

根据表1,析取命题若取真值,则有三种可能,即前三行的支命题真值组配均可使得整个析取命题为真。
在现代逻辑体系中,由析取词联结两个支命题可构成析取命题。“由于析取命题表达的是选择,因此也叫选言命题”(王路,2004:10),或者选言判断。它们所包含的支命题,被称为选言支。此类术语仍在不少教材中被沿用,如陈波的《逻辑学导论》(2006)、宋文坚主编的《逻辑学》(1998)、金岳霖主编的《形式逻辑》(1979)。与析取词有关的自然推理系统规则如析取消除和析取引入,在传统逻辑中则常常被称为选言推理。在这些名称中,“判断”似乎是不够准确的,因为“在一个推理过程中,同一个命题可以是断定的,即判断,也可以是没有断定的,比如假设”(王路,2000:87)。为统一起见,本书采用如下术语:析取命题、析取支、析取三段论。
析取词无论在命题逻辑系统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命题逻辑系统中,析取词的重要性首先来源于命题逻辑本身的基础性。传统形式逻辑包括名词逻辑和命题逻辑,传统名词逻辑的奠基者是亚里士多德,而命题逻辑理论则主要来源于斯多葛派。“在传统逻辑的整个体系中,命题逻辑是基础,名词逻辑是上层建筑”,也就是说“一切名词逻辑系统都要以命题逻辑作为预设”(程仲棠,1990:1)。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命题逻辑的基础地位。另外,从学科内容来看,形式逻辑主要研究推理,而“命题逻辑所探讨的五种命题联结词是日常表达中与推理的有效性联系最为紧密的”(王路,2004:216)。因此命题逻辑的基础性是不言而喻的。
与其他命题联结词相比较,析取词的重要作用还体现于它在命题演算中若与否定词配合,可定义其他所有的真值函数。雷·詹宁斯(Ray Jennings)和安德鲁·哈特林(Andrew Hartline)曾为《斯坦福哲学百科辞典》(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撰写“disjunction”词条,他们认为析取与否定结合,足以定义其他所有的真值函数(provide sufficient means to define all other truth-functions)。怀特海和罗素也把“not”和“or”(记作“∨”)当作原始概念,而把“if…then…”(记作“…⊃…”)当作用前者定义出来的导出概念(转引自赵元任,2002:799)。
在当今信息时代,析取词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现代科技的各类查询系统往往支持“AND”“OR”“NOT”等运算符构成的搜索表达式,其中析取词“OR”是所支持的基本功能之一。人们使用互联网搜索引擎或者查询一般数据库信息时,能否正确理解并且恰当使用高级搜索操作符,会极大地影响搜索返回结果的针对性和召回率。微软Office组件之一的Excel软件支持非常强大的函数功能,对其中“OR”函数的有效运用也有赖于对析取词“OR”的准确理解。
析取词的重要性还体现在人们日常的问题求解活动中。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必然要解决遇到的种种问题,问题解决因而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智力探索活动。Sternberg和Sternberg(2012:451)指出,问题求解过程中有顺向推求法(working forward)、逆向推求法(working backward)、手段-目的分析法(means-ends analysis)、生成-测试法(generate and test)等四种探索方法(图1)。

图1 斯坦伯格(Sternberg)问题求解
其中,“生成-测试法”是指问题求解者先生成可能的解决方案,然后逐一尝试排除式求解。这一求解过程背后的推理形式,其实质可以用析取三段论中的否定肯定式推理来刻画。生成的过程可以被视作穷尽性地扩展析取支的过程,而测试的过程实际上是不断汰劣择优的过程。
这一析取推理过程也可以通过语言表达出来。下面一段话来自现代著名小说《骆驼祥子》,描写了祥子遭到孙侦探恐吓,被拿走了闷葫芦罐里的所有积蓄之后的一段心理活动:
上哪儿去呢?这就成个问题,先不用想到别的了!下小店?不行!凭他这一身衣服,就能半夜里丢失点什么,先不说店里的虱子有多么可怕。上大一点的店?去不起,他手里只有五块钱,而且是他的整部财产。上澡堂子?十二点上门,不能过夜。没地方去。
这段话所反映的推理过程可以用表2加以示意。
表2 问题求解的析取推理过程

正如周建设所言,析取推理“在认识事物、思考问题方面,它具有推知事物情况和多方案选优等作用。比如,人们要判断事物的某一情况,或者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或者实施某项较大的工程,常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提出多种可能,或多种解决办法,或多个实施方案,然后经过反复的、慎重的分析、比较,排除一些可能或办法或方案,最后筛选出最大可能或最优办法或最佳方案”(1996:302)。
从以上简要论述可以看出,析取词无论在理论系统内部还是在日常应用方面都具有不可忽视的基础作用。这是本书选题的一个重要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