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小结

2.6 小结

在本章中,我们主要探讨了析取关系表达法的对比基础问题。首先我们把析取关系确认为关系范畴之一,由于关系范畴是人类语言中一个重要的语义功能范畴,析取关系因而也可被看作语义功能范畴。要对比析取关系,势必涉及语言和逻辑的多样性问题,为此我们讨论了我们所持的语言世界观和逻辑文化观问题。在语言与逻辑的关系问题上,我们简要讨论了自然语言逻辑。具体到析取关系这一层面,我们认同以符合论来判断命题真值,并简要讨论了命题真值与析取支相容性的关系,以及命题真值对自然语言意义刻画的作用。最后,我们在梳理命题联结词和关联词语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讨论了本研究所关注的析取关系标记。

【注释】

[1]1910年,章老在梁启超办的《国风报》上发表《论翻译名义》一文,主张“logic”直接音译为“逻辑”。其后又在他自己办的《甲寅》刊物上阐述过这个意见。这一译名经过学术界的讨论和时间的考验,终于成为学者公认之名,至今沿用不废(卞孝萱,2001:14)。

[2]陆丙甫认为,“英语的truth,我们通常翻译成‘真理’,其实truth的基本意义、核心意义是‘真相’。……照我看来,英语中truth翻译成‘真理’的情况,十有八九是应该改成‘真相’的。误译的结果导致‘真理’一词在现代汉语中的使用率大大超过‘真相’,助长了一种凡事价值判断挂帅而轻视乃至藐视事实真相的政治文化氛围。而其实,‘真相’往往比‘真理’更重要,因为弄清真相是获得真理(正确认识)的前提”(2009:6)。石国进和鲁本录(2009:48)则认为,西方人说的“truth”的本意乃是“真的”的意思,用“真”可以大致对译“truth”,毕竟离这个词的意思最近而且基本上不会造成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