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真值的符合论判断与析取支的相容性

2.4.1 真值的符合论判断与析取支的相容性

由于逻辑像任何一门科学那样以探索真理(truth)[2]为使命(Quine,1959:xi),逻辑中许多演算(主要是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都要跟真值发生关系,同时对真的看法也将会影响下文中我们对析取支相容性的探讨,所以这里先表明本书对真的看法。

命题逻辑,作为形式逻辑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只从真假值的角度,研究各种思维形式之间的真假关系”(金岳霖,1979:10)。这个真假值的载体(truth-bearer)就是命题。命题真值的判断,涉及对真的看法。按照《逻辑哲学》(Philosophy of Logics)一书中的概括,真的理论可分为融贯论(coherence theory of truth)、符合论(correspondence theory of truth)、实用论(pragmatist theory of truth)、语义论(semantic theory of truth)和冗余论(redundancy theory of truth)(Haack,1978:86-88)。它们的历史演变脉络可以图2表示。

由于语言与逻辑都跟现实有紧密的关联,我们认同符合论的真值观。根据这种看法,一个命题是否为真,不依赖于命题之间的融贯关系,而认为真存在于命题与世界的关系中,即主要看命题是否与经验世界中的事实相符。这种真值观把命题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对人类探求外部世界、建构人类知识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

从符合论真值观角度加以判断一个命题是否为真,有助于将命题与现实世界联系起来。而命题可以经由自然语言来表达,语言说到底又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真值的符合论判断就将语言和逻辑维系在一起了。这样,析取命题中两个析取支之间是否相容就有了判断依据。当p析取q时,如果p和q在现实世界中可以同时为真,那么我们说p和q是相容的;如果p和q在现实世界中不能同时为真,那么我们说p和q是不相容的。值得注意的是,判断两个析取支是否相容,其判断标准的实质在于两个支命题的真值能否同时取得真而非假。这一点非常重要,会影响到下文语料分析时的某些论断。

图2 关于“真”的理论的演变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