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1 语例辨认的起点

3.3.1 语例辨认的起点

要从英汉双向平行语料库中采集含有析取关系的句子,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辨认的起点在哪里。

要回答这一问题,我们认同Chesterman(1998:1)在其专著《对比功能分析》(Contrastive Functional Analysis)中所指出的做法,即从察觉到的两种或多种语言中某些意义的相似之处(perceived similarities of meaning)出发,进而探寻这些相似或共享的意义在不同语言中的表达方式呈现出怎样的差异。

意义总要通过形式来表达。可以说,察觉某些意义的相似之处,就是察觉两种或多种语言中“某些形式在使用中的某种相似之处”(许余龙,2010a:300)。就本研究的对象析取关系而言,我们在辨认析取关系表达法之前,一方面要明白析取关系的基本含义,另一方面则要对英汉语中基本的析取关系表达法有一个最基本的认识。这种认识是初始的,是最低限度的,随着研究的进展会不断丰富,也不排除最终被修正的可能。

根据影响广泛的《英语交际语法》(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Leech & Svartvik,2002:143),英语中不能通过主从结构(subordination)表达选择关系(析取关系),书中举出的例子有:

We can(either)meet this afternoon,or we can discuss the matter at dinner.

Would you like us to have a meeting about the matter this afternoon?Alternatively we could discuss it at dinner.

从中可以看出,英语主要借助“or”“either…or…”“alternatively”等来表达析取关系,同时他们还补充提及了“otherwise”“(or)else”等连接性副词。

根据赵元任的研究,汉语里跟“or”相当的词有两个。一个是“还是”,相当于选择性的“or”(whether…or…),例如“你在那儿做事还是玩儿?”另一个是“或者”,相当于替换性的“or”(either…or…),例如“做事或者玩儿都行”。跟加合关系一样,选择或替换关系也常常用零标记,如:“你吃饭吃面?”“吃饭吃面没关系。”前一句可以在中间插入“还是”,后一句可以在中间插入“还是”或“或者”。“还是”“或者”都不是单纯的连词,都有副词的作用(赵元任,1979:138)。这段表述可以看作对汉语析取关系表达法的基本认识,也是我们语料辨别采集工作的起点。

此外,在采集入库前,我们还要对最常见的英汉语析取关系标记的各种义项有一个基本认识。英语中最常见的析取关系标记无疑是“or”这个单词。要梳理了解“or”的常见义项,查询多本权威的词典并做比较无疑是一种简便而又可靠的做法。

根据《牛津简明英语词典》(Concis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第11版(COED 11),作为连词使用的“or”在排除了一个标明“archaic”(古旧)的用法之后,有以下三个义项:

·used to link alternatives;

·introducing a synonym or explanation of a preceding word or phrase;

·otherwise.

可惜的是,该词典不提供例句,此外还专门列出了含有“or”的一个短语:“or so”(after a quantity)approximately.

查阅《美国传统英语词典》(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第3版(AHDEL 3),将标明“archaic”的义项排除,现把“or”的其他义项罗列在表15中。

表15 AHDEL 3中“or”的义项说明

有趣的是,倒是学习型词典区分了较多的义项,同时提供了比较丰富的例证。下面我们来查看《牛津高阶英语词典》(Oxford Advanced Learners'Dictionary)第8版(OALD 8)和《朗文当代英语词典》(Longman 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第4版(LDOCE 4)。

OALD 8列出了“or”的7个义项(表16)。

表16 OALD 8中“or”的义项说明

续表

整理LDOCE 4的“or”词条下的各个义项和例句,可以得到表17。

表17 LDOCE 4中“or”的义项说明

续表

我们可以用表18来比较总结上述OALD 8和LDOCE 4这两本词典对“or”的解释。

表18 OALD 8和LDOCE 4中“or”的义项说明比较

从表18可以看出,除了OALD 8的第7个义项外,OALD 8和LDOCE 4对“or”这个连词所列出的所有义项虽然措辞稍有不同,但是义项的区分基本相同。其中,“威胁/建议”和“解释证明”其实都是COED 11中所说的“otherwise”,因为这两个义项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or”前后的两个析取支往往分别是肯定和否定的。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汉语中“或者”的基本义项。《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2016:595)区分了“或者”的三个义项:①[副]或许:你快走,~还赶得上车。②[连]用在叙述句里,表示选择关系:这本书~你先看,~我先看。③[连]表示等同关系:世界观~宇宙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

《现代汉语词典》所指出的“或者”作副词的用法,在英语中“or”的义项里是找不到的。不过,总的来说,词条解释不是很详细。下面,我们再查阅权威的《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

或者

[副]也许;或许。多用于书面。

这个办法对于解决问题~能有帮助|你赶快走,~还能搭上末班车

[连]1.表示选择。有时用一个“或者”,有时用“或者…或者…”。

同意~反对|男孩子~女孩子|~放在外面,~放在屋里|~问他~问我都可以

a)下列情况只能用一个“或者”。

连接两个宾语。

问老赵~小张都可以|叫他老杨~杨老大都行

两个成分前共有一个带“的”的修饰语。

数量上的扩大~缩小|指挥的正确~错误|受到表扬的单位个人

连接两个带“的”的修饰语。

暴躁的~忧郁的性格都不好

b)下列情况一般要用两个“或者”。连接两个小句,主语不同时,“或者”只能在主语前。最后常有表示总结的小句。

~你同意,~你反对,总得表示个态度(=你~同意,~反对…)|~你来,~我去,都行|~升学,~参加工作,由你自己决定

连接多项成分,可用在每一项成分前,也可只用在最后一项前。

~赞成,~反对,~弃权,你必须选择一项|必须去一个人,你,我,~小程,都行

c)用“无论、不管”后,表示包括所有的情况。

无论城市~乡村,到处都是一片兴旺景象|不管刮风~下雨,他从没缺过勤

2.表示几种交替的情况。连接动词短语。用几个“或者”,表示“有的…有的…”。

每天清晨都有许多人在公园里锻炼,~跑步,~打拳,~做操

3.表示等同。

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叫做世界观,~宇宙观

连接两个单音节宾语时,必须重复动词,才能用“或者”。更简单的说法是不用“或者”,直接重复动词。连接多音节宾语不必重复动词。

有事找他[或者]找我都可以(×有事找他~我都可以)|有事找老徐[或者]老刘都可以(吕叔湘,1999:283-284)

《现代汉语八百词》合用法和语法于一炉而冶之,这个“或者”词条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与《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相对照,除了一些习惯用法之外,我们注意到三点有趣的信息:第一,“或者”用于“无论、不管”之后,表示包括所有的情况;第二,“或者”有时表示“有的……有的……”;第三,“或者”连接两个宾语时,还跟宾语的音节数量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