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2 析取支相容性的真值符合论判断

4.2.2 析取支相容性的真值符合论判断

析取关系标记“或”“or”默认表达的是相容义,还是不相容义?我们认为,必须根据2.4.1小节中的真值符合论,结合语境及其相关事理,才能可靠地判断“或者”“或”“or”是否相容。脱离语境来讨论相容性,往往会引起争论。

根据真值符合论,如果两个支命题反映的事物可以在同一时刻同时为真,就称它们是相容的,反之则是不相容的。以这样的判断标准来考察析取关系句对库,我们发现:大多数析取关系都是不相容的。析取关系句对是否相容,有以下一些情形值得考虑。

第一种情形:两个析取支所表达的事态在经验世界里可以同时发生

35)她的一点头,或一笑,都是最美满的回答,使他觉得真是成了“家”。

He could ask for no better reply than a nod or a smile,and he would feel that he had a home.

36)那些灰冷的冰,微动的树影,惨白的高塔,都寂寞的似乎要忽然的狂喊一声,或狂走起来!

The cold,gray ice,the rustling trees,and the deathly pale pagoda were so forlorn they seemed poised to shout hysterically or dance madly.

37)我猜我再吃点什么,或是喝点什么就行啦;可是那最大的问题就是什么呢?

I suppose I ought to eat or drink something or other;but the great question is,what?

例35)中的“点头”和“笑”,例36)中的“狂喊”和“狂走”可以同时发生,所以可以认为这两个例子里的析取关系是相容的。至于例37)中“吃”与“喝”是否能够同时发生,则要看这个时长有多长。

第二种情形:两个析取支所表达的事态均作原因看待

38)比这一派岁数稍大的,或因身体的关系而跑得稍差点劲的,或因家庭的关系而不敢白耗一天的,大概就多数的拉八成新的车;

The second class includes men who are slightly older and who,for health reasons,cannot run as fast,or whose family situation will not allow them to go all day without a fare.

39)还有的,因为中了暑,或是发痧,走着走着,一头栽在地上,永不起来。

Then there were those who walked along until heatstroke or a case of cholera sent them pitching to the ground,from which they never rose again.

40)欢喜或忧惧强迫着人去计划,布置;

Happiness and worries forced people to plan and make arrangements.

例38)和例39)有“因”或“因为”标示,两个析取支显然都表达原因。一般说来,原因是可以叠加的,多个原因比单个原因更容易导致结果的发生,因此两个析取支若充当原因,则必定是相容的。例40)在形式上虽没有标志,但在语义上“欢喜”和“忧惧”可以看作“人去计划,布置”的原因。因此,“欢喜”和“忧惧”这两个析取支也是相容的。也许正因为两者相容,英译时才有可能被处理成“and”而非“or”。

第三种情形:两个析取支所表达的事态都是假设的情形

41)假若他的环境好一些,或多受着点教育,他一定不会落在“胶皮团”里,

If he'd been born into a better family or received a decent education,he'd never have been reduced to joining the rubber tire crowd;

42)一汪儿水,一片儿泥,都可以教它们劈了腿,或折扭了膝。

Any water puddle or patch of mud can result in a sprain or a cracked knee.

例41)中的两个析取支在“假若”的辖域内,都是假设性的。若环境好一些并多受着点教育,他更加不会落在“胶皮团”里了。所以这种假设性的情形往往使得两个析取支相容。例42)中,“可以”一词显示这两种情形也是假设性的,因此,“一汪儿水”和“一片儿泥”之间,“劈了腿”和“折扭了膝”之间,都可以认为是相容的。在这种假设性情形中,只要一个析取支为真即可,若有两个析取支为真就更加可能了。一个是底线,是最低限度,两个同时属实则增加了整个命题为真的可能性。

总结以上三种情形,不难看出,只要两个析取支所表示的情形是原因性或假设性的,它们之间就必定是相容的。原因和假设都不是针对当下的,一旦涉及当下的现实,往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看两个析取支本身所表达的事态是否在经验世界里能够同时发生。因此我们可以说,析取支是否相容,并不完全取决于析取关系标记本身的语义,还要看析取支所表达的具体内容在经验世界里是否可以同时发生,或者看两个析取支是不是原因性或假设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