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逻辑学界的相关研究
形式逻辑“说到底仍然是研究人类思维推理规律的学问,而思维推理又与语言运用密不可分”(蒋严,2002:19)。以研究推理有效性为内容的逻辑科学,难免会有一个如何使用语言表达的问题。现代逻辑学家为了避免自然语言的歧义和不确定性,倾向于采用人工的形式语言。不过,逻辑思维总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因此国内外逻辑学家不得不思考形式逻辑如何通过自然语言来表述。
命题逻辑旨在研究“联结词的逻辑性质和相应的推理规律”(宋文坚,1998:37),因此命题逻辑的语言表达的关键在于如何用自然语言表述相应的命题联结词。命题联结词有否定词、合取词、析取词、蕴涵词和等值词五种,国内外逻辑学家从自然语言中为它们分别选择了相应的代表词。析取词的日常表达方式是多样的,但是从命题逻辑的角度,逻辑学家把它们都表达为“或者”,在英语中则为“or”。有些教程甚至直接把析取命题定义为以“或者”联结的命题。下面选取较有代表性的文献加以简要介绍。
帕特里克·赫尔利(Patrick J.Hurley)的《简明逻辑学导论》(A Concise Introduction to Logic)在英美大学里流传甚广,目前已经推出了第11版。该书将五个真值联结词的语言表达进行了罗列,如表3所示(Hurley,2012:311)。
表3 五个真值联结词的符号、名称及其逻辑功能、相应表达法

作者还将自然语言中相应的表达方式进行了总结,如表4所示(Hurley,2012:319)。
表4 五个真值联结词及其英语表达

从表4可以看出,与其他真值联结词相比较,析取词的表达方式是最少的。Hurley(2012)在传统认定的“or”一词之外,列入了“unless”这个一般逻辑教程中较少列为析取词的连词,这无疑是一大进步。
在一般逻辑学家的视野中,英语中常见的析取词是“or”,而汉语中常见的析取词似乎不外乎“或”“或者”“要么……要么……”等几种可能。例如,盛新华在《逻辑的语言表达研究》这一专著中认为:
相容选言判断一般是用未定选择复句来表达的。所谓未定选择复句,是指那些数者选一,也可选两个以上表示或此或彼的意思,也就是任选关系。这种判断一般由连词“或者”、“或”构成的陈述句式来表达,也可以由包含“或者”的并列短语的句子来表达。(2010:171)
不相容选言判断是用限定选择复句来表达的。所谓限定选择句是指几者之间只能选一,最常见的是二者选一。常用的句式有两种,一种是用“要么……要么……”句式,另一种是“要么……要么……,二者必居其一”,有时也用“或者……或者……,二者必居其一”。(2010:173)
盛新华对析取命题的语言表达的看法在当前国内逻辑学界比较有代表性。
国内逻辑学文献还提到了少数其他析取关系表达法。例如,王路(2004:9-10)在讨论析取词时说,析取命题的日常表达方式不如合取那么多,但是也不止一种。比如下面的命题:签字或盖章。|也许你说得对,也许他说得对。|要么武松打死老虎,要么武松被老虎吃掉。|婚姻状况或是单身,或是已婚。|本店付款方式请用现金、信用卡、储蓄卡或支票。从上面五个例子可以看出,王路在“或”“或是”“要么……要么……”之外,列入了“也许……也许……”。陈波在其《逻辑学导论》中认为,“或者”和“要么,要么”分别是下面两组相应连接词的概括和抽象:a)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也许,也许;可能,也可能;等等。b)要么,或者;要么,要么;二者必居其一;等等(2006:49)。与前述相比较,陈波纳入了“可能……也可能……”这一表达法。
总体而言,逻辑学界对析取关系的表达方式的挖掘和描述显得有些单调干枯,似乎没有揭示自然语言中的丰富表现法。面对丰富多彩的实际语言生活,假如我们承认自然语言表达方式的丰富性,那么我们自然就会生发这样的疑问:实际语料中是否还有其他可能的析取关系表达法?上述这些表达法汇总起来,是否已经基本涉及了汉语中析取关系的主要表达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