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 命题真值对自然语言意义的刻画
詹斯·奥尔伍德(Jens Allwood)等在《语言学中的逻辑》(Logic in Linguistics)中说:
本来,逻辑学被看作是研究自然语言的逻辑性质的一种工具。人们希望通过把自然语言中的论证翻译成命题演算,以便在一种更明晰的形式下获得这个论证,从而可以更容易地看到它们是否有效。不管实现这样的翻译多么困难,带有模糊和歧义的自然语言必须把它转化为一种多少有点任意选择的无歧义的形式表达系统。因为这种系统在其他方面被认为是很大的进步,逻辑就变得越来越脱离自然语言的研究。我们到现在为止还未发现怎样才能最好地研究语句之间的非真值函项的关系并使之形式化。(奥尔伍德等,2009:33)
因为命题逻辑常常只关注命题的真值,对实际语言中的其他丰富意义往往视而不见,所以命题逻辑经常被人诟病为表达力不强,不能用来描写自然语言运用中的丰富内容。
Halliday和Matthiessen(1999:104-105)在《通过意义识解经验——基于语言研究认知》(Construing Experience Through Meaning:A Language-Based Approach to Cognition)的“序列”这一章中讨论了自然逻辑和命题逻辑的差别。在他们的理论视野中,小句复合体(clause complex)被称为序列(sequence)。序列可以说组成了与命题逻辑对等的“自然逻辑”,两个系统均从因果、条件等关系的推理中演化或设计而来。他们将两者做了排列对比(表8)。
表8 命题逻辑与自然逻辑对照

他们指出,两者并非翻译的对等物,比如:实质蕴涵(p→q)有时在日常语言中显得很奇怪;逻辑中的析取关心是否相容,而自然析取则是不做承诺的(non-committal)。命题逻辑是一套设计出来的系统,它常常以真值函项来编码和定义真值演算关系。与此不同,序列关系是演化而来的,关系类型之间常常有灰色地带。命题逻辑与序列的自然逻辑之间还有另一个重要区别。命题逻辑只有少数几个真值联结词,而语言中的序列关系则有很多投射和扩展的小类。其区别如表9所示。
表9 序列的自然逻辑与命题逻辑对照

续表

的确,命题逻辑中的真值联结词的应用目的是非常有限的,它们只有真假之类的真值可言,主要用于演绎推理。而自然语言中的序列关系则更加复杂并且丰富。
美国汉学家陈汉生曾评论说:“作为西方逻辑而知名的系统,不是任何特殊的西方语言逻辑,其本身乃是一种‘人工’语言。这种语言的有效推理式并不是与任何一种特殊的自然语言相联系。”(1998:20)这种“人工”语言正因为“对于事实毫无表示,逻辑命题才能无往而不真”(金岳霖,1983:408),因而显示出其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一阶逻辑的语言完全是人工语言。它的每一个符号与其意义都是一一对应的,因此不会有歧义。利用这样的语言,我们可以完全消除自然语言的歧义,非常精确地表达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王路,2004:216)。
就析取关系而言,逻辑不甚关心自然语言表达中的语序、语气等因素,只将其抽象为真值关系。但正是因为语序、语气等因素被排除在外,逻辑规律才得以有了普适性。“逻辑学词汇的单一性、精确性以及它的形式化的特征,为精确地分析语言中的关联词语,分析复句中小句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提供了有力的工具。”(王维贤,200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