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韵的诞生 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作品》简介
《灵韵的诞生 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作品》这本书是由.巴胜超著创作的,《灵韵的诞生 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作品》共有119章节
1
丛书编委会
...
2
引言 在边疆思考人工智能
三个时间的故事 作为一名在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进行人类学、民族学研究的学者,在过去的十多年中,笔者“自觉地”将研究的取向往文化人类学、民族问题研究等方向“靠”,在...
3
目录
目 录 丛书编委会 引言 在边疆思考人工智能 1 从机械复制到人工智能 2 人工智能设计的设计 2.1 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艺术图景 2.2 沉浸式数字交互体验设计...
4
1 从机械复制到人工智能
1936年,44岁的德裔犹太人瓦尔特·本雅明,在法国巴黎完成了《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1963年该书以德文形式首次于法兰克福出版。该书有两稿,出版时一起公之...
5
2 人工智能设计的设计
从文化人类学的学科视角看设计,设计(作品)是如何被设计(过程)的,是属于人类学文化整体观“偏好”的理论建设。智能设计的设计,就是试图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管中窥豹,...
6
2.1 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艺术图景
当下的弱人工智能时代,艺术与科学的融合,设计师与机器人的交流,交融出哪些奇妙的光景? 自2001年开始,中国已举办了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2...
7
2.2 沉浸式数字交互体验设计[9]
沉浸式数字交互体验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不管是商场里的VR游戏、剧本杀体验馆的沉浸式剧本杀,还是博物馆里的数字展馆,在本质上都是沉浸式体验,只是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8
(1)TeamLab Borderless数字艺术博物馆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们将数字艺术与科学技术相融合,希望通过新的形式来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沟通以及思想碰撞的问题。TeamLab Borderless数字艺术博物馆...
9
(2)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
艾厂人工智能艺术中心(Aiiiii Art Centre)是2021年在上海成立的一个人工智能艺术机构,该机构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合作,是...
10
2.3 人工智能对汉字设计的影响[15]
作为一种记录信息、传播文明、表达情感的书写符号,汉字是中华民族才智的集中表现,在历史发展演变中形成了独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书法。书法大致有篆、隶、楷、行、草...
11
(1)汉字设计与人工智能参与
广义的文字设计概念中,略去字体排印(typography)的话题不谈,至少还涉及三类: 第一类字体设计(type design),对应“字库字体”,强调整体的视...
12
(2)计算机时代汉字设计的挑战
1981年5月1日,GB2312中国国家汉字编码字符标准正式启用,收入汉字6763个[19]。随着我国汉字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与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汉字的字...
13
(3)人工智能参与字体设计的探索
①字体地图 2017年,IDEO的Kevin Ho创建了一个项目——Font Map[22],用人工智能来显示不同字体之间的新关系。Kevin Ho用机器学习探...
14
(4)人工智能生成汉字字体的商业应用
①方正字库——手迹造字App 为了开拓个人互联网市场,方正专门成立了手迹公司,在个人“手写字体”的开发上,推出了“手迹造字”App[39],采用北京大学计算机科...
15
2.4 MBTI人工智能虚拟形象设计[42]
随着MBTI与“捏脸”话题在社交平台的逐渐升温,一系列相关作品出现在大众视野。这些作品以其标签化的特征成为人们探讨的热门话题,而针对MBTI与人工智能图像生成技...
16
(1)相关概念阐释
①MBTI 16型人格 MBTI人格理论全称为麦尔斯-布里格斯类型指标表示的人格类型,是美国心理学家麦尔斯和她的母亲布里格斯在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划分的8种人格类型...
17
(2)三元符号论下利用Artbreeder生成的MBTI形象的分析
①三元符号论下的MBTI人格理论 MBTI理论中的16种类型,每一种都拥有独特的人格特征。以ISTJ物流师型人格举例,组成其人格的四个维度为内倾、实感、理智与判...
18
(3)结论与反思
①基于Artbreeder生成的MBTI形象分析结论 通过构建的三元符号模型对基于Artbreeder生成的MBTI形象进行了分析,在该模型中,以某一人格肖像作...
19
2.5 设计让文物“活起来”[45]
...
20
(1)中国博物馆文创数字化发展现状
文创素材的数字资源管理。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是对原有的文物资源进行开发,使其“活起来”成为文创设计的素材库。建置藏品信息数据库,主要是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对藏品的相关...
21
(2)人工智能在博物馆文创设计中的应用探索
①创作工具的智能化 博物馆文创设计“数据智化”。人工智能的发展、艺术媒介的突破为新的艺术形式奠定基础。“数据智化”依托于大量的原始数据库分析具体的结构特征、作品...
22
(3)优化用户体验
①博物馆文创设计“数字供养” 国民级手游《王者荣耀》,深受青年群体追捧,游戏中登场的英雄多取自中国历史或神话中的人物,是一款主打传承中华文化的手游。伴随游戏行业...
23
(4)人工智能对博物馆文创设计的影响
破除“同质化”,创造新博物馆文创。程辉学者(2019年)统计,截止到2018年,全国各大博物馆开发340多种纸胶带并造成滞销[63]。韩晗等学者(2021年)调...
24
2.6 人机协同设计的新趋势[66]
在人工智能时代,只要有清晰的表达意图或设计目标,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智能技术的辅助在短时间内完成设计。以往只有受过专业训练的设计师才能完成的设计工作,现在人人都可以...
25
(1)造物发展过程中设计领域的分工变迁
①艺术设计与造物 艺术,在希腊语和拉丁文中都有技能和技巧的意思。中国古代孔子的儒学思想强调“礼、乐、射、御、书、数”为“六艺”。伴随“美的艺术”概念的出现,产生...
26
(2)人工智能在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和现实表现
智能技术和移动网络飞速发展,大体量、多维度和较强完备性的大数据算法和算力形成一个新的巨型人造物,大数据掌握着庞大的数据信息,设计方法与数据信息、算法代码结合形成...
27
(3)人工智能设计引起的设计分工变迁
从制造工具的人到职业设计师,设计分工经历了一个漫长发展、演变的过程,从“设计→制作→销售”的工匠到“设计→制作”的美术家兼设计师,再到仅从事“设计”的职业设计师...
28
3 弱人工智能时代的抒情诗人
在《情感机器》这本书中,著名人工智能学者马文·明斯基为我们研究更高阶的人工智能——情感机器,提供了一幅详尽的路线图。 他指出:情感是人类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并在...
29
3.1 读小冰的诗[10]
当当网在《阳光失了玻璃窗》的“编辑推荐语”中“盛赞”道:人类史上人工智能灵思诗集!跟随“少女诗人”“萌妹子”——“微软小冰”,走进诗的唯美世界。“文艺的人工智能...
30
3.2 评小冰的诗
从诗歌的角度看小冰的诗,亦有很多问题可以被提出:利用庞大数据库和算法编码,以自然语言生成技术为基础,“机器人写诗”已经触及文学创作的边界了吗?机器人写诗,基于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