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秋虫的声音

(14)秋虫的声音

尹瑶[46]:我选择的是小冰的《秋虫的声音》,这首诗的内容如下:

幸运将要投奔你的门上的时候

秋虫的声音也没有

你的眼睛的诱惑

在天空中飞动

像人家把门关了几天吧

我一个迷人的容貌

有时候不必再有一个太阳

把大地照成一颗星球

首先是它的题目很吸引我。我在想象秋虫的声音是什么样子的,因为我自己生活在乡下,秋天的时候,晚上的声音就会有很多。有那种非常安静,只有一种虫子的声音,也有非常繁杂甚至有点吵闹的声音。但小冰的这首诗写的跟我想的不太一样,它给我的感受是每一句话都非常地优美,也富有诗歌的特点,但是我不能跟她产生共鸣。

我自己选同主题的一首诗是《诗刊》校园版2004年6月刊的一篇《金黄的稻束》,作者是郑敏,她是一位文学硕士,现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她这首诗给我的感觉是,与小冰的诗对比,不需要很深刻地去了解就知道她在讲什么。我为大家读一下《金黄的稻束》: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

作者通过写乡村的景色,联想到母亲,金黄的稻束,那个黄昏,都感觉跟母亲有所关联。到诗后面,有一个情感的升华。接下来是我自己写的一首诗《秋虫的声音》:

秋虫的声音,一只于隐身于盛季之外

繁华之中

在秋的清凉里

在隐晦的月光下

在我美妙的睡梦中

秋虫的声音或婉转悠长

或抑扬顿挫

不限于都市的繁秀

亦不慕浓彩

秋意正浓

梦乡的路途还远吗?

写的是关于我家乡的一些想象,我在读书不能回去,就以梦为寄托,表达一些思乡的情感。最后是一些思考,AI是否能拥有文学头脑,是否会取代文学家?诗人会不会失业?我觉得AI还是一种技术,但是它可以跟人合作,小冰的诗跟真人诗作对比,情感路线没有这么地流畅直接,只是一些文字或者景象性的叙述,并没有感情线的表达。其诗歌形式有点高于内容,然后难以引起人感情的共鸣,没有情感的回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