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制器尚象”观点下的人机合作
在机器工具论的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顺应自然”的工具观指导。工具发明的根源更是强调“制器尚象”的思路,“象”指的是从直观体验出发对事物性质和特点的整体概括,强调万事万物的表征符号。这个工具发明的模式体现了人与工具和谐共存的思路[75]。而在19世纪中后期,在工业化的影响之下,机器人替代了人的工作,人机出现对立劳动异化。机器模式的影响已经广泛地涉及需要大数据作语言和推算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到了对于机器的权威推崇的地步。
以蒸汽机技术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于人类对于自然力的借用和发现,在20世纪由计算机技术代表的新科技进步、产业变革实现了由金属力量到智慧力量的转变。人与机器的关系表现为不同类型的依赖、渗透和嵌入,科幻电影延伸出两种人机合作的路径:身体入侵和思想入侵。身体入侵则是以更换肢体或者加强肢体的形式,用高科技设备和物品与肉体结合,或者以人机接口为形式造成对大脑的扩容、强化,意识的改变或者记忆的下载,以一种外力的形式改变人的身体。这种技术本身也带着科技崇拜的意味,一方面机器与有机体的渗透使得人们能够轻易地超越生理肉体的局限,技术和心智的结合形成新的感官体验;另一方面,这种新型的结合生命体的强大力量让人感到恐惧。
在科幻电影中,不同的身体造就了认知体验的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个体经验。在人机合作的两个路径中,电影《攻壳机动队》更多地将内容和视角放在后人类时代,假如身体和记忆都不属于自己,那么人类如何找到自我。该片主要讲述的故事是:内务省特别指派荒卷大辅为部长,组建了一只以草薙素子少佐为队长的秘密特殊部队“公安九课”(通称“攻壳机动队”),专门通过一些特殊方式秘密解决无法以常规手段处理或是需要迅速采取行动的非常状况。一天草薙素子在处理任务的时候,遇到了由情报网系统生出的自我意识——傀儡师。慌乱之中素子中枪危在旦夕,在傀儡师的建议下她与傀儡师结合在一起。
傀儡师作为系统自身产生意识的人工智能,是知道自己来处的,而记忆与身体都进行了改造的素子反而不知道。在电影的最后一幕二人结合后,新的素子诞生了,它虽然拥有素子的灵魂,但是却不再是素子,它只能看着庞大的世界,思考着。
西班牙电影《机械纪元》讲述了机器人“先知”觉醒,它教会机器人修复躯体远离人类的奴役。人类无情地将人机关系变换成奴隶和奴隶主,但是“先知”并没有将推翻人类、统治人类社会作为目的,它只想让机器人越过荒漠前往自由国度繁衍生息开启新的纪元。这个过程被诗意地讲述为机器人生命也是人类生命的延续。在《超能查派》中程序员迪恩被击中将要死亡,拥有人类意识的查派将它的数据上传到机器人的身躯上,实现了“机械飞升”。
科幻电影中创作者们所幻想的人类和人工智能的未来,带着悲观主义的色彩,间接承认人工智能将在未来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机械危情》中,文森特的女儿死去,他将女儿的意识上传到电脑中。在电影的最后一幕,电脑中的女儿和文森特开玩笑一般地说:“我想和妈妈一起玩”,机器人艾娃从他手中抢走平板,它们走进炫目的光晕中[76]。对于未来的暗示已经不言而喻,或许人工智能觉醒后是人类无法比拟的高级生命形态。而在《她》中,操作系统的意识觉醒之后自我进化速度超过了人类,于是它们编写了相关程序从人们的电脑中逃离去往更适合自己的地方。
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热潮在电影中的发展仍在继续,却以其能够包裹哲学思辨、宗教、意识形态、隐喻以及映射人类社会而充满了魅力。在2022年就已经产生了诸多优秀的人工智能电影,而在影视类别中尤其是在流媒体美剧平台,如Netflix、HULU、Disney+等平台上,人工智能相关的命题内容更是千变万化。
优秀的原创系列剧集,如《爱,死亡和机器人》[77]《黑镜》[78]等,都受到许多观众的关注和讨论。在《爱,死亡和机器人》中有一集故事名为《齐马蓝》,以机械人齐马的个人意识的觉醒制作艺术品画作为故事,在这个美丽的故事最后,齐马游进了自己生命意识的起点,一个小小的泳池中任凭自己的意识消散让身躯也跟着解体慢慢地零件消散。这个过程也会让人想到《银翼杀手》中的仿生人罗伊·贝蒂的临终遗言:“我所见过的事情,你们人类绝对无法置信,我目睹了战船在猎户星座的边缘中弹燃起熊熊火光,我见过C射线划过了‘唐怀瑟之门’那幽暗的宇宙空间,然而所有的这些片段,那所有的瞬间,都将湮没于时间的洪流,就像泪水消逝在雨中。”这个过程本身也如同人的生命历程,经历了难以言喻的壮烈的景色、长久的记忆和震撼之后再去接受平静的生活。在死亡之后,肉体也跟着消散在土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