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香花织成一朵浮云
2025年09月26日
(11)香花织成一朵浮云
李一来[43]:我选择《香花织成一朵浮云》这首诗纯粹出于对它的感觉,对诗句的描述,对它的深入了解,就像一见钟情般有感而发。
像花的颜色
也渐渐模糊得不分明了
蘸着它在我雪净的手绢上写几句话
钢丝的车轮在偏僻的心房间
香花织成一朵浮云
有一模糊的暗淡的影
是我生命的安慰
只得由他们亲手烹调
诗歌本就带有语言和思维的跳跃性,解读空间大,鉴赏起来难免有失客观,要么容易牵强附会要么轻易抹杀。我认为是可悲的恰恰证明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戏剧化,在生活中惊醒那些世俗的烟云。
怎样理解这首诗,我认为诗歌叙述分为柔性与硬性。钢丝是硬,硬在扯不断的苦味;浮云是软,软在无所释怀;暗淡是硬,硬在孤独与绝望;生命是软,软在漠不关心,时间短暂。
有感而发,我写出了自己的诗句,题目叫《解语不是令花人》:
羲和左下磅浮碧,
促织嚷嚷叫佳人。
朝颜比翼蝶中梦,
碧琳侯下嫚梳容。
我欲美哉胜如玉,
只愿误解面花人。
光於陈楼砌如肆,
痴媚所梦尽余欢。
这些诗句,我做一些个人的解读:临近落日晚霞时,看着那波涛骇浪渐起的水花。不远处,旁边的蟋蟀静悄悄地爬了出来,不停地呼唤家人来赏析那落日的美景,与此同时,迎着日落的光芒,不停地忙碌与奔波。透过半开的门窗,那个女人坐在圆镜旁,望着窗边落下的晚霞,正缓慢地轻轻地梳理自己长长的头发,就像是牵牛花般舞弄自己的花瓣,在无限地绽放与释然。
在镜旁轻轻地用梳子梳理自己头发的她,幻想着自己的容颜能够媲美美玉的色彩,招人喜爱。可是,望着远方的她,又有谁理解那容颜背后的人不会被其他人所释怀呢?我用那残烛的微光来凿砌身后的一堵围墙,想笼回那褪色的光影辅佐我的前方,关上那道遮光门,昏暗的空房余留下一处微妙的阳光,顺着那方向走去,终究还是难以摆脱幻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