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从“全景敞视监狱”到算法的不可见[43]
2025年09月26日
4.3 从“全景敞视监狱”到算法的不可见
[43]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地渗入各行各业,素来对信息技术高度敏感的传媒行业,也逐渐拉开了媒体智能化的序幕,人工智能技术也因此快速地进入新闻行业的核心领地。其中,算法与新闻的结合,是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传媒业的主要方式,并集中体现在算法写作和算法分发上[44]。在新闻分发方面,算法能更好地实现任何内容的精准匹配。如2012年,今日头条App基于协同过滤算法,收集用户的行为数据,在对用户历史浏览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推送相应标签下的其他内容,在今日头条App将算法应用在新闻推送之后,算法便成为各大媒体竞相模仿的对象。
但是,技术就如一枚硬币的两面,有利就有弊。学者彭兰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和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相得益彰,将引发新闻的生产、分发等环节的变革,随之也会带来相应的挑战[45]。对于算法分发所造成的问题和引发的风险,彭兰将其归纳为这三种:信息茧房、算法偏见以及算法对人的无形操控[46]。无独有偶,19世纪末期,英国功利主义大师——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就提出了与“算法对人的无形操控”相类似的设想——“全景敞视监狱”。边沁的这一设想认为,统治者只需对监狱的基本结构和运作原理加以改造,就可以在“瞭望塔”中实现对囚犯隐蔽而安全的监督。同样,人工智能时代的新闻媒体就是利用如“瞭望塔”一般的算法来收集用户的个性化信息,以此来为用户精准画像,最终实现“监视”用户这一目的。但两者也存在不同之处:第一,算法对用户的“监视”不同于“全景敞视监狱”里的瞭望塔一般“可见”;第二,用户也不同于监狱里的囚徒一般,而是从“可见”转变为“不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