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工智能在舞蹈艺术中的应用

(1)人工智能在舞蹈艺术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自动生成舞蹈。近年来出现了一系列以音乐为基础,用人工智能对音乐的旋律、节奏、音高、力度等进行分析而自动生成舞蹈的作品。这一类作品使舞蹈的表现形式和编排方法都发生了变化,通常由编舞师和人工智能研究者合作创造而成。通过输入编舞师创作的一定量的舞蹈视频,人工智能对此进行图像化分析,最终生成的舞蹈作品流畅程度与算法预测的帧数有极大关系。例如,软件Dance Forms就是世界上第一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为编舞师设计的人工智能自动生成的舞蹈软件,被舞蹈老师广泛运用。

舞蹈机器人。舞蹈机器人属于娱乐机器人的一种,是对人类舞蹈动作的模拟,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趣味性,在机器人市场中具有相对广阔的前景。舞蹈机器人可以通过匹配音乐特征参数和机器人具体动作[12],使机器人通过音乐信号的识别,自动生成舞蹈动作。舞蹈机器人飞速发展,其肢体与头部流畅的运转越来越接近真正的人类舞蹈,甚至有的舞蹈机器人已经有了微笑、眨眼等面部表情和动作。舞蹈机器人不仅出现在中小学的课堂上、机器人大赛上,甚至以“舞者”身份登上了舞台,进行舞蹈节目表演。

交互舞蹈。在交互舞蹈创作的过程中,舞者的身体动作被信息采集技术捕获,然后通过人工智能转化成了数字数据,具有“可编辑性”。并且以数字空间的一定量编辑的准则,在作品中建立起一个新的时间顺序,拓展了舞蹈作品中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边界,重塑了舞蹈原有的“时空力”。此种新的人工智能舞蹈形式使用户既是创作者与参与者,又是观看者,实现了观看者与参与者的合一,突破了传统的舞蹈形式。

舞蹈教学。人工智能已经介入到舞蹈教学之中,能够自动整合多种舞蹈动作并且综合处理为一段完整的舞蹈,为编舞师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编舞师能够通过自动编舞的软件,输入音乐后依据自身喜爱的风格生成一段舞蹈,为编舞师节省了时间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在舞蹈教学过程当中常常需要老师大声喊节拍,反复做动作示范,运用人工智能则可以有效代替老师解决这些问题。但也存在一些弊端,例如,舞蹈老师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舞蹈教学,但人工智能容易分散学员的注意力,给老师带来便利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员的学习效率。

舞蹈鉴权。各种各样的短视频平台上流传着不胜其数的舞蹈作品,如果一段编舞被指控抄袭了另一位编舞者的舞蹈作品,人工智能就可以通过仔细分析动作来帮助检测两个编舞之间的异同,人工智能可以与智能合约一起简化数据,并且在编舞作品违约时激活合同里的条件,甚至无须人工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