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的影视艺术
2025年09月26日
7 人工智能时代的影视艺术
影视如梦,人工智能与影视的结合,使人工智能成为造梦的机器人。
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的结合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就已经开始,从1927年《大都会》中“机器人玛利亚”的出现,到1933年的《金刚》、1995年第一部全电脑三维制作的《玩具总动员》、1956年《十诫》,这一时期的人工智能——计算机为科幻电影的制作提供了技术支持,尽管这些特效技术在今天看来略显“拙劣”,但仍是人工智能在影视创作中的一大创举。继1968年《2001:太空漫游》最早将图像生成技术运用到影视创作后,1977年上映的《星球大战》标志了人工智能技术——电脑生成图像技术在影视创作的运用真正进入发展期。之后的几年里,数字技术支持下的一大批影像合成影片相继问世,20世纪90年代后开始在好莱坞乃至全球电影界迅速普及。
进入21世纪后,人工智能被视为科技创新的前沿领域,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并被广泛应用在医学、绘画、法律、机器人控制、金融贸易等领域。作为技术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艺术形式,影视创作也逐步引入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探索,不仅在影视创作的创意、编剧、后期制作等环节有新的尝试,在经典影视作品修复工作方面也取得了阶段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