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人工智能与影视创作融合问题的对策
人工智能与影视创作融合发展符合时代和受众观影需求,人与机器智能结合必将创造出新的影视艺术作品形式。因此,针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给影视创作带来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坚持以人的艺术创作为核心。艺术创作是人类为自身审美需要而进行的精神生产活动,是一种独立的、纯粹的、高级形态的审美创造活动。影视创作归根结底属于艺术创作,影视创作团队通过影视艺术特有的表达形式在作品中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对于人工智能与影视艺术的融合发展,无论人工智能技术如何先进,以人的艺术创作为核心是最基本的出发点。从创作角度来看,以“创作团队”为本,尽可能满足导演的创意需求,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对摄影的现场创作进行补充,对美术造型进行补充,对演员的表演进行补充;从观看角度来看,以“观众”为本,为受众提供优质的、多元化的内容,辅以技术手段从视觉、听觉、触觉等方面提升观影效果,完成艺术审美的传达。
增强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知识产权,也称知识所属权,不仅为国际经济技术贸易和文化艺术的交流提供了法律准则,也调动了人们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和文学艺术作品创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了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故而,人工智能与影视创作要进行深度融合,就必须加强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法律层面,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明确抄袭、模仿等侵权行为,保障被学习数据库中原著作者的权利,并对人工智能创作物的版权进行界定,避免人工智能开发者和人工智能使用者产生版权纠纷;个人层面,人工智能开发者要树立版权意识,在研发过程中充分尊重数据库的知识产权。
强化演员艺术情感的塑造能力。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一部影视作品之所以被观众喜爱,最重要的内核是作品使观众产生情感共鸣,而这种共鸣恰恰来自于演员的情感演绎。作为演员,首先必须要以能准确地、生动地塑造角色为目标,致力于能够通过有温度的肢体语言去演绎丰富、细腻的情感,从而触动受众内心最深处的那根弦,要求自己静下心去体验、感悟生活,投入全部情感去走进角色的内心世界;其次,演员必须时刻保持敬畏之心,这种敬畏之心不仅是对职业素养的遵循,更是对观众的尊重。
人工智能与影视创作融合是影视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下,弱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不仅为影视创作的创意、编剧、拍摄、后期制作等环节带来了新的可能,也使经典影视作品高清修复成为现实。呈现出对人的替代由技术范畴向脑力范畴过渡、人工智能语言缺乏多元思维和情感、人工智能审美难以媲美人的审美及可能存在失控风险的特点。但二者融合后,作品同质化与类型化严重、版权难以界定、演员职业素养缺失等问题悄然而至。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影视创作应坚持以人的艺术创作为核心,增强人工智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强化演员艺术情感的塑造能力。
【注释】
[1]“7.1二次元与人工智能技术”由陈爱彬撰写。陈爱彬,云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本科生。
[2]杨伟策:《浅谈动画片的教育意义》,《艺术教育》2009年第9期。
[3]闫宇、郭飞:《新媒体视域下人工智能元素在动漫作品中的价值内蕴研究》,《新媒体研究》2020年第6期。
[4]人工智能效应:机器已经很智能了,但是观察者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深蓝”在国际象棋中击败加里·卡斯帕罗夫时,这台机器表现得很聪明。然而,旁观者通常对人工智能程序的行为不屑一顾,认为它毕竟不是“真正的”智能;因此,“真正的”智能是人们可以做的智能行为,而机器仍然做不到。这就是所谓的人工智能效应:“人工智能是尚未完成的事情”。
[5]综合视频用户:最近半年在网上看过电视剧、综艺、电影的用户。
[6]古早:指的是具有一些历史,令人怀念的东西。
[7]目前播出至第六部《秦时明月之沧海横流(上)》、姊妹篇《天行九歌》(现与《秦时明月》分离成为独立IP)、角色人物外传OVA(《空山鸟语》)、系列大电影《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
[8]因《秦时明月》第六部《秦时明月之沧海横流》目前只有上篇上映播放完毕,下篇仍待上映,故以已完结播出的前五部为数据参考。
[9]月饼:动画《秦时明月》的粉丝称号。
[10]《〈秦时明月之沧海横流〉技术预告》,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t411v7jE,访问时间:2021年11月3日。
[11]许乐、朱柏宇:《计算机技术与电影真实感的建立——以动作捕捉技术和奥斯卡视觉特效奖为例》,《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
[12]王广军、陈晓慧、汤庆丰等:《基于惯性动捕系统的黄梅戏动作数字化保护》,《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13]Style2paints功能性定义。
[14]GitHub,https://github.com/avinashpaliwal/Super-SloMo,访问时间:2021年10月2日。
[15]Zhang Lvmin,Ji Yi,Lin Xin,“Style Transfer for Anime Sketcheswith Enhanced Residual U-netand Auxiliary Classifier GAN,”CoRR,2017,http://arxiv.org/abs/1706.03319,访问时间:2022年4月26日。
[16]Style2paints,https://zh.moegirl.org.cn/Style2paints,访问时间:2022年4月26日。
[17]S2P开源者llyasvie项目信息公开网页,https://github.com/lllyasviel/style2paints,访问时间:2022年4月25日。
[18]《从AI上色谈起,动漫行业离创作智能还有多远?》,https://zhuanlan.zhihu.com/p/36733117,访问时间:2021年12月11日。
[19]VOCALOID:是日本乐器制造商雅马哈公司开发的电子音乐制作语音合成软件。
[20]MMD:全称为MikuMikuDance,是由口优开发的一款免费的3D动画制作软件。
[21]黄天中、洪英正:《心理学》,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版。
[22]崔玲玲:《动态捕捉技术在动画制作中的应用研究》,《新媒体研究》2017年第3期。
[23]杜昊晨:《动作捕捉技术在二维动画创作中的运用与发展》,《影视制作》2020年第1期。
[24]手K:制作全过程由制作人人工制作。
[25]经费燃烧:网络流行语言,是指动画中一些特效视觉效果极佳的片段耗费了许多经费。
[26]Eiji Sugisaki,Hock Soon Seah,etal.,“Simulation-based in-between creation for CACAnisystem,”ACMSIGGRAPH ASIA Sketches Conference,2009.
[27]虚拟主播:是指使用虚拟形象在视频网站上进行投稿活动的主播,以虚拟YouTuber最为人所知。国内普遍被称为虚拟UP主,Virtual UP(VUP)。国外由于普遍活跃于视频网站YouTube被称为Virtual YouTuber(VTuber)。
[28]GitHub,https://github.com/avinashpaliwal/Super-SloMo,访问时间:2021年10月2日。
[29]闫宇、郭飞:《新媒体视域下人工智能元素在动漫作品中的价值内蕴研究》,《新媒体研究》2020年第6期。
[30]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15页。
[31]“7.2科幻电影中的人工智能形象”由原开轩撰写。原开轩,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研究生。
[32]赛博格:Cyborg,又称电子人、改造人等,表示混合了有机体与电子机器的生物。
[33]李享:《解析欧美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形象背后的人类意识建构》,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7年,第29-32页。
[34]菲利普·K.迪克:1929—1982年,美国科幻小说作家,主要代表作有《高堡奇人》《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35]反乌托邦:乌托邦(utopia)的反义语,字面意思是“不好的地方”(not-good place),它是一种不得人心、令人恐惧的假想社群或社会,是与理想社会相反的,一种极端恶劣的社会最终形态。
[36]1982年上映的《银翼杀手》与2017年上映的《银翼杀手2049》都改编自《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但两部影片的剧情设计并不相同,本书中仅以1982年版《银翼杀手》的剧情及人物设定进行讨论。
[37]《异形》系列电影,包括四部正传、两部番外及两部前传,按照上映的时间顺序,分别是《异形》《异形2》《异形3》《异形4:复活》四部正传,《异形大战铁血战士》《异形大战铁血战士2》两部番外,《普罗米修斯》《异形:契约》两部前传。其中《异形》《普罗米修斯》《异形:契约》均由雷德利·斯科特执导,其余几部正传分别由詹姆斯·卡梅隆、大卫·芬奇、让-皮埃尔·热内执导。
[38]艾萨克·阿西莫夫:1920—1992年,俄罗斯犹太裔美国科幻小说作家、科普作家、文学评论家,美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有《基地系列》《银河帝国三部曲》和《机器人系列》,这三部作品也被誉为“科幻圣经”。
[39]机器人三定律:阿西莫夫于1950年出版的小说《我,机器人》中出现的机器人三大法则,具体内容如下:1.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或者目睹人类个体将遭受危险而袖手旁观;2.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类给予它的命令,当该命令与第一定律冲突时例外;3.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的生存。这三大法则在阿西莫夫的《机器人系列》小说中均有出现,并影响了后来的许多科幻创作者。
[40]大卫8型:大卫8型生化机器人是《异形》系列电影中出现的大卫机器人的其中一个型号,根据导演雷德利·斯科特陆续放出的电影花絮以及对演员的采访可知,《异形》影片中出现的大卫机器人也经过多次迭代,影片中出镜最多的就是大卫8型机器人,《异形:契约》的开场中出现的则是初代大卫机器人。
[41]维多利亚时代:它的时限常被定义为1837—1901年,即英国维多利亚女王的统治时期,该时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萌芽并发展至高潮,出现了大量与工业革命相关的发明创造。
[42]《星球大战》系列电影:简称《星战》,是美国导演乔治·卢卡斯拍摄制作的系列科幻电影,1977年至今,该系列共有13部相关影片上映。影片讲述了义军与银河帝国之间斗争的故事,该系列电影也成为科幻电影史上价值最高的IP,相关衍生作品浩如烟海,至今仍有新作在拍摄制作中。
[43]板甲:古代的军事装备,板甲是由经过塑形的大块板状金属制造而成的一种盔甲,这是相对于由大量细小金属环制成的锁甲和小金属片制成的鳞甲、札甲而言的。真正意义上板甲出现在15世纪初,在冷兵器时代,板甲拥有强大的防御力。
[44]塔图因:是《星球大战》中天行者家族的故乡行星。
[45]阿纳金·天行者:是系列电影《星球大战》前传三部曲中的男主角,贯穿星球大战电影六部曲以及《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也是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中最具矛盾与悲剧色彩的人物。
[46]《机器管家》:该片改编自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创作的著名科幻小说《双百人》,该小说为阿西莫夫《机器人系列》小说中的一部。
[47]谭业升:《两部美国影视作品的隐喻分析——强势认知主义理想的表白》,《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48]《我,机器人》:改编自阿西莫夫同名科幻小说,由亚历克斯·普罗亚斯执导的现代科幻电影,由当红影星威尔·史密斯、布鲁斯·格林伍德、詹姆斯·克伦威尔主演。该影片讲述了人与机器相处,人类自身是否值得信赖的故事。
[49]工业美学:是研究人类造物活动、机械生产和产品文化中有关美学问题的应用美学学科,也称作“技术美学”“商品美学”。工业美学的种种理念往往通过工业设计来实现,因此,又涉及设计美学的内容。
[50]Gangsta Rapper:是一种表现城市中的年轻人的暴力生活的Hip-Hop的一个下属风格,又名匪帮说唱。gangsta是gangster的非辅音读法。由Ice-T和Schoolly D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首创,并于20世纪90年代到达巅峰,目前仍有强大生命力。
[51]《西部世界》:于1972年由米高梅电影公司(美国)制作发行,迈克尔·克莱顿执导。该系列的同名衍生剧《西部世界》于2016年由HBO制作发行,该连续剧由乔纳森·诺兰担任总导演,迈克尔·克莱顿担任编剧。
[52]NPC:Non-Player Character的缩写,是游戏中一种角色类型,意思是非玩家角色,指的是电子游戏中不受真人玩家操纵的游戏角色。
[53]《豪勇七蛟龙》:联美电影公司发行的剧情片,由约翰·斯特奇斯执导,该片于1960年10月23日在美国上映,是好莱坞西部片的代表作。
[54]《终结者》:是美国著名科幻系列电影,首部上映于1984年,至今已有6部系列影片上映,分别为:《终结者》《终结者2:审判日》《终结者3》《终结者2018》《终结者:创世纪》《终结者:黑暗命运》,前两部由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
[55]智械危机:指当人工智能高度发展之后,拥有高度智能的机器人会反抗人类的统治,代表影视作品包括《黑客帝国》《终结者》《我,机器人》等。
[56]《人工智能》:该片最早的灵感来源是1969年一篇名为《玩转整个夏天的超级玩具》的短篇小说。20世纪70年代,著名导演库布里克就购买了这篇小说的影视改编权,但因为CG技术问题搁置,1995年,库布里克将该片导演职位交给史蒂文·斯皮尔伯格,1999年,库布里克去世后本片才终于开始筹备,并于2000年开拍。
[57]图灵测试:由艾伦·麦席森·图灵提出,指测试者与被测试者(一个人和一台机器)隔开的情况下,通过一些装置(如键盘)向被测试者随意提问。进行多次测试后,如果机器让平均每个参与者做出超过30%的误判,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并被认为具有人类智能。
[58]《2001:太空漫游》:是由斯坦利·库布里克执导,根据科幻小说家亚瑟·克拉克小说改编的美国科幻电影,于1968年上映,被誉为“现代科幻电影技术的里程碑”,直到现在仍被广大科幻迷和电影爱好者推崇。
[59]天网:电影《终结者》里一个人类于20世纪后期创造的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人工智能防御系统,最初用于研究军事的发展,后自我意识觉醒,视全人类为威胁,以诱发核弹攻击为起步发动了将整个人类置于灭绝边缘的审判日。
[60]《黑客帝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制作发行的系列科幻动作片,影片讲述一名年轻的网络黑客尼奥发现看似正常的现实世界实际上是由一个名为“矩阵”的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控制的。尼奥在一名神秘女郎崔妮蒂的引导下见到了黑客组织的首领墨菲斯,三人走上了抗争矩阵的征途。
[61]《生化危机》:该系列电影改编自卡普空游戏《生化危机》,由保罗·安德森执导。该系列电影讲述了一种能使人转变为丧尸的病毒在全球蔓延,主角爱丽丝在末世中艰难生存并查明真相的故事。
[62]《她》:斯派克·琼斯编剧并执导的一部科幻爱情片,由华金·菲尼克斯、斯嘉丽·约翰逊(配音)、艾米·亚当斯主演,于2013年12月18日在美国上映。
[63]“7.3科幻电影中的人机关系”由李梦萧撰写。李梦萧,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研究生。
[64]李维、李佳:《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AI)的科技形塑与伦理反思》,《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65]郑照楠:《技术哲学视野下科幻电影的人机关系研究》,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8年,第14页。
[66]闪族文化中与火焰密切相关的神祇。
[67]李思雪:《科幻电影中“人机关系”的性别表演》,《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68]《银翼杀手》:影片以2019年的洛杉矶为故事背景,描写一群与人类具有完全相同智能和感觉的复制人,冒险骑劫太空船回到地球,想在其机械能量即将耗尽之前寻求长存的方法。洛杉矶银翼杀手警察派遣精英戴克追踪消灭这些复制人,不料戴克却在行动时碰见美如天仙的女复制人,并且跟它坠入情网。
[69]吴冠军:《“非人”的三个银幕形象——后人类主义遭遇电影》,《电影艺术》2018年第1期。
[70][德]黑格尔:《小逻辑》,贺麟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82页。
[71]李维、李佳:《科幻电影中人工智能(AI)的科技形塑与伦理反思》,《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2期。
[72]《机器纪元》:21世纪中叶,地球环境遭到巨大的破坏,人类文明和信仰不可遏止地崩塌。在一片乱象的关头,名为ROC的科技公司凭借他们研发的“朝圣者7000”智能机器人迅速崛起。朝圣者深入民间每一个角落,帮助人们从生到死处理身边的一切事务。在两条根本原则的约束下,机器人任劳任怨,不辞辛苦,与此同时也遭遇种种残酷无情的对待。保险理赔员杰克离开城市前往贫民窟寻找真相,在此见识到机器人可丽儿自我修复的神奇一幕。而执着的追索,也将杰克置身于莫大的危险中央。
[73]《普罗米修斯》:该片是《异形》的前传电影,讲述了一个团队在地球上发现了人类起源的线索,并踏上了太空之旅后,必须血战到底以保护人类在未来不被毁灭的故事。
[74]豆瓣网友sisyphus:《我们必须在生存之前》,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316524/,访问时间:2022年11月7日。
[75]于雪:《人机关系的机体哲学探析》,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7年,第41页。
[76]李思雪:《科幻电影中“人机关系”的性别表演》,《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
[77]《爱,死亡和机器人》:由Netflix出品,提姆·米勒和大卫·芬奇执行监制的成人向动画短片集,于2019年3月15日在美国首播。
[78]《黑镜》(Black Mirror):是英国电视4台(Channel 4)及美国Netflix公司出品的迷你电视剧。由英国制片人查理·布洛克编剧及制作。该剧分别以多个建构于现代科技背景的独立故事构成,表达了当代科技对人性的利用、重构与破坏。
[79]“7.4人工智能技术与影视创作的融合发展”由姜佳娟、巴胜超撰写。姜佳娟,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学研究生。
[80]IP即知识产权,在中国影视圈,IP不只是知识产权,在电影人眼里IP还可以是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概念、一个形象,甚至一句话。一个好IP可以延伸到不同领域,如音乐、戏剧、电影、电视、动漫、游戏等,但不管形式如何,一个具备市场价值的IP一定是拥有一定知名度,有潜在变现能力的东西。
[81]海马轻帆官网,http://www.haimaqingfan.com/,访问时间2022年10月5日。
[82]中华网科技:《助力影视创作海马轻帆新功能高效“质检”海量剧本》,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00525/052020_525215.html,访问时间2022年10月5日。
[83]中华网科技:《助力影视创作海马轻帆新功能高效“质检”海量剧本》,https://tech.china.com/article/20200525/052020_525215.html,访问时间2022年10月7日。
[84]海马轻帆官网,http://www.haimaqingfan.com/,访问时间2022年10月5日。
[85]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人工智能实践录》,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年版,第54页。
[86]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2018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8年版。
[87]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赛迪研究院)、人工智能产业创新联盟:《人工智能实践录》,人民邮电出版社2020年版,第62页。
[88]华语电影新闻:《人工智能让中国经典“老剧”“老电影”换新颜》,http://et.21cn.com/movie/xinwen/huayu/a/2020/0102/08/3376330(2)shtml,访问时间:2020年6月5日。
[89]人民网:《人工智能助力影视剧“经典永流传”》,http://it.people.com.cn/n1/2020/0109/c1009-31540684.html,访问时间:2020年4月16日。
[90]王春晖:《从弱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AI的道路有多长》,《通信世界》2018年第18期。
[91][美]雷·库兹韦尔:《奇点临近:2045年当计算机智能超越人类》,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228页。
[92]人民网:《人工智能助力影视剧“经典永流传”》,http://it.people.com.cn/n1/2020/0109/c1009315406-84.html,访问时间:2020年4月16日。
[93]我国《著作权法》第一条:“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