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机器“舞者”的“舞蹈”特点
模仿人类与表达情感。在舞蹈机器人中,人形机器人占了大多数,它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外形和动作上模仿人类,外形上有头部有四肢,动作上也是对人类舞蹈艺术表现形式的照搬。尽管目前的技术做不到像人类肢体一样灵活,但由于它的仿人特性,也具备了引发观众的联想和想象,以及一定程度上有表达情感的功能。机器人是人类科学技术发展诉诸实践后最贴近生活的硕果之一,机器人的感知系统也越来越成熟,与人类越来越像,遇到小坡或被外力推动后可以像人类一样感知并作出反应调整自己状态达到平衡,这对于需要平衡性和感知性较强的舞蹈机器人来说是极为必要的。在机器人跳舞的过程中,对人类肢体动作的模仿能够起到建立人机之间情感交互的作用,人类舞蹈与机器人舞蹈虽然存在着载体上的差异,但也能通过舞姿、动作和形式来展现自身的情感和意图。
交互性。人类社会逐步向人与机器人的社会转变,人机交互越来越多,机器人通过传感器来感知人的要求与意图,人也依据机器人的动作做出反馈。机器人舞蹈大抵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种是建立一个动作库,机器人被输入程序后依据音乐在动作库中生成一个随机的动作序列,这种形式的舞蹈动作是不可预期的,但是动作序列可以发生变化;第二种是预设动作指令,依靠研究者编制动作序列,此形式的动作可以预期却无法更改动作的序列;最后一种是对人类的动作捕捉,省去了预设动作指令的过程,能够最大限度上贴近人类舞蹈动作,提高了机器人舞蹈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就前两种形式而言,与人的交互性都是较弱的,生成的舞蹈动作具有随机性,而最后一种方法可谓是将人类的舞蹈动作投射和熔铸到机器人身上,使机器人具备了模仿能力,也与人类产生了较强的交互性。
现实价值。舞蹈机器人频繁出现在各大节目和晚会之中,甚至已经进入了不少家庭,成为陪伴人类左右、娱乐大众的一种工具。随着当代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强,欣赏机器人舞蹈或者与机器人共舞都能够起到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要和进行一定程度上心理调适的作用。对于进入日常家庭的舞蹈机器人来说,则无须具备相当精准的动作捕捉能力和灵活的关节硬件,一方面是因为灵敏精准的舞蹈机器人造价高;另一方面是只为娱乐大家和提高儿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舞蹈机器人往往无须具备较高的精准度。机器人舞蹈还是一种被专家认证能够有效治疗具有心理疾病的儿童的手段,一些不愿与大人交流的儿童却愿意向舞蹈机器人敞开心扉,与舞蹈机器人进行交互时表现出良好的意愿,这对于改善和治疗病症具有积极意义。
传承与拓宽舞蹈表现形式。舞蹈艺术是人类璀璨的历史长河中最闪耀的一颗珍珠,但却存在着一部分舞蹈的表现形式由于没有传承人而失传的现象。如今的机器人舞蹈发展迅猛,能够运用科学计算、深度学习、仿真模拟等方法积累和保存人类舞蹈艺术的表现形式,有效发挥舞蹈机器人的学习能力和模仿能力。人类舞者需要三天甚至三个月才能练好的一段舞蹈,舞蹈机器人只用三秒或者更短就能呈现出来,可见机器人的学习能力之强,掌握技能的周期之短。正因如此,机器人舞蹈的出现与发展能够有效地保存濒临灭绝的舞蹈表现形式,也实现了对人类舞蹈艺术的传承。舞蹈机器人把人类从单一、枯燥的舞蹈形式中解放出来,提高了舞蹈创作的效率,原先需要在足够空旷的空间中依据音乐进行舞蹈创作的人类如今只需要一台舞蹈机器人就能将头脑中形成的舞蹈动作物化在机器人身上。
创新与连接当代社会。舞蹈是一种社会文化形态,也是在时空中流动的线的艺术,贯穿在整个人类社会文明中,从本质上看,人类舞蹈是人类姿态的动态变化,能够通过这些变化的肢体动作表现人类的情感乃至整个精神世界;而机器人具有感知系统和识别能力,作为一个高度智能体融入人类社会中,并在各个领域发挥或即将发挥不可预估的巨大作用。舞蹈机器人是上述二者的结合体,它有机地连接了属于自然科学的机器人与属于社会科学的舞蹈艺术,成了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交叉学科。舞蹈机器人以动作语言来呈现舞蹈内容,以人类赋能的情感来表达舞蹈精髓,以机械身体来塑造舞蹈形象,最终形成一种特殊的舞蹈表现形态。由此可见,一件成功的机器人舞蹈作品需要符合以下条件:第一,对人类肢体动作模仿的相似程度;第二,符合人类的审美习惯;第三,对传统的舞蹈序列有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当下创作的机器人舞蹈效果离达到完美的程度仍然还需努力,但呈现出的视觉效果已经算得上良好。
多样性。人类舞者要想学好一个舞种需要经过长期艰苦的训练,即使是一名习舞几十年的优秀人类舞者所掌握的舞种也不过几个,但舞蹈机器人就突破了这样的局限。现在的舞蹈机器人已经能够掌握华尔兹舞、伦巴舞、恰恰舞、街舞、肚皮舞等多个舞种,这对于人类舞者来说是难以实现的,而舞蹈机器人却可以通过深度学习和输入程序轻松实现。它还能实现与人协作舞蹈,借助触觉传感器或视觉传感器来感知人类的意图从而选择与人类同步的舞步进行配合,好似一个真实的人类舞伴。舞蹈机器人是机器人向教育及娱乐产业发展的一大进步,可以运用于科技教育学习、丰富生活享受、增加新型娱乐项目等多个方面,使社会大众的娱乐方式更加多元化;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精神的愉悦,还能够将舞蹈文化用数字技术记录下来,在数字文化的语境下实现舞蹈文化的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