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和谐的局限性
2025年09月26日
11 几何和谐的局限性
要在近乎无休止的组合中取得完美的和谐,艺术家不仅要用到黄金分割率,而且会用到其他一些几何比率,诸如在长方形中以其宽度为边构成正方形的比率。这种组合过程中的无止境性,排除了对艺术品的整体和谐进行机械性解释的可能性。这些几何法则虽然像用于比赛的计算器那样严格刻板,但若加入人的本能和情感,仍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众所周知,诗歌中完全符合规则的音韵会单调得令人难受。故而,诗人在使用韵律时享有一定的自由。韵律中的音步一旦在次序上发生颠倒,整个节奏就会构成多声部的音乐,产生无与伦比的优美效果。同样,在造型艺术中,某些根植于世界结构中的几何比例就如同艺术力求摆脱的那种完全符合规则的尺度。至于摆脱到什么程度,并不取决于几何法则,而是取决于艺术家的本能或感觉。这就像诗歌中节奏与音韵的变换。我认为这一假说已在杰伊·汉比奇先生(Jay Hambidge)对希腊古瓶的分析中得到验证。[7]目前,就我所知,汉比奇的《动态对称》(Dynamic Symmetry)一书对艺术对象做了最成功和最精确的几何分析。由于严守几何法则,希腊古瓶的美往往给人一种冷漠和缺乏生气的感觉。粗制滥造的民间陶罐则常常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喜悦之情。日本人经常有意毁掉陶罐在制作轮盘上形成的完美形状,他们认为,真正的美并不会十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