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整一性

27 整一性

在一幅完美的艺术品中,所有的构成因素都是相互关联的。由这些因素组成的整一体,比其简单的总和更富有价值。惠斯勒(Whistler)[30]曾说,他在绘画时是把颜料同脑汁调和在一起的。在德国,人们常说艺术家在绘画时倾注了全部的心血。以上说法表明,绘画的因素是凭借艺术家的个性组合在一起的。在个性的支配下,这些因素形成一个整一体,一个包含艺术家对主题的直接情感领悟的整一体。分析完绘画的物质因素,我们该对表现艺术家个性的无形因素做出解释了。个性因素在同主题、时期、时代、材料掺合在一起时,会导引出不同的结果。自文艺复兴以来,个性因素的重要性一直被夸大。伟大的宗教艺术——哥特艺术与佛教艺术——几乎完全成了非个性化的艺术。艺术批评家威伦斯基(Wilenski)认为,我们真正关心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观念:一种观念把艺术看成宗教活动的产物;另一种观念则认为艺术是表现某一特定思想的产物。[31]这种区分对实现描述目的来说是十分有用的,但不要走极端,切勿像威伦斯基所倡导的那样走向两极分化。事实上,评判艺术品,要以作品本身的意图为依据,尽管这会受到各种毫不相关的偏见的干扰。被陈列在大英博物馆里的中国罗汉、沙特尔大教堂西门的人像,以及埃斯皮特恩(Esptein)或埃里克·吉尔(Eric Gill)的新作都关涉同一种感觉力,而这种感觉力在完全理解艺术家意图的观赏者身上表现出较大的自由度。但要切记,艺术的魅力并非诉诸意识知觉,而是诉诸直觉领悟。艺术品并非寄寓于思想,而是发端于感受。它是真理的象征,而不是真理的直述。我一直认为,仅靠解释或界定的方法,也就是说,仅靠对艺术品进行有目的的分析,是不可能从中获得快感的。这种快感是在同艺术品的直接交流中产生的。艺术品常常令人惊讶不已,它在人们尚未意识到其存在时就已开始发挥效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