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雷诺阿

72 雷诺阿

雷诺阿不同,他几乎是一位平凡的画家。在过去的一百年里,没有一位艺术家像他那样绝少反省自己的活动。雷诺阿对“艺术家”这一头衔深表反感,喜欢别人称他为“画家”。他态度谦逊,画风纯朴,从不矫揉造作。这一切在他独特的言谈中均有所反映。他经常说:“我终生以绘画自娱。我非常勤奋,认为自己画得并不坏。”

雷诺阿1841年出生在法国利摩日(Limoges),1919年卒于卡涅(Cagnes)。他出身贫苦,基本上自学成才。十二岁,他成为画瓷工。我认为,雷诺阿始终保持着最初学到的风格特征,并使其贯穿个人艺术活动的全部发展过程。这完全是一种个人风格,无须他本人签名就能够准确无误地被辨认出来。雷诺阿在当时的伟大艺术家之中最讲究传统。也许,他早年在画瓷厂的学徒生活,使他认识到了精心细致和运用技巧的价值。他学艺专心致志,不辞劳苦。这种画瓷的技法对他日后独特画风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涂在洁白瓷器上的色彩能给人带来视觉快感,雷诺阿成功地把这一效果运用到了绘画上。可以说,瓷画(以及雷诺阿画过的扇画)同布歇与华托(Jean-Antoine Watteau)[73]的田园诗画之间的联系,使雷诺阿对法国18世纪绘画的独特成就有一种敏锐的感受。雷诺阿是最后一位再现鲁本斯与华托艺术传统的画家。

雷诺阿也是一位令人叹服的画家。他赞同塞尚、马奈和后期印象派的艺术主张,反对皮维·德·夏凡纳(Puvis de Chavannes)[74]、前拉斐尔派以及皇家学院的艺术主张。仅从商业意义上看,雷诺阿也许是19世纪艺术家中的佼佼者。1878年,他的有些画作据说总共卖了四五十法郎。1928年,其中两幅被转手到美国,售价达两万五千美元。但是我们切勿被这些数额唬住,因为它们与审美价值毫无关系。的确,雷诺阿艺术中的偶然因素——如诸多女人的身体、色彩的“装饰性”和题材的简明性——比构成其艺术真正力量的形式和情感因素能告诉人们更多的东西。

谁若以为雷诺阿重视形式因素,那就大错特错了。他的有些作品构图非常巧妙,如被藏于泰特美术馆(the Tate Gallery)的《伞》(“Umbrellas”)。有些作品则不然,几乎没有什么构图可言。雷诺阿并非威伦斯基那类“建筑”画家。一般说来,人们在雷诺阿的画中只能看到事物的外表而非结构。雷诺阿对事物的外表,特别是微妙的皮肤(图53)与花瓣的外表,有一种异常敏锐的感觉。除了画鲜花、女人或小孩的皮肤之外,他很少画别的东西。据说,他经常放下手中未完成的裸体画而去改画玫瑰花。他会做大量练习,直到学会怎样把这种精微的色彩融合在模特儿的皮肤上。

雷诺阿过着安静、隐逸的生活。他喜欢自己的花园和家人的陪伴。在过去的一百年里,几乎没有一位画家像他那样忠诚地反映时代的生活与精神。未来的艺术研究者要想从这一时期的绘画中了解有关当时生活的直观情景,在塞尚、高更或凡·高的画中不会找到什么有意义的东西,在莫奈、德加(Degas,图54)和图卢兹-劳特累克(Toulouse-Lautrec)的画中也仅能发现一些稀奇古怪的启示,唯有在雷诺阿的画里能发现日常生活的色彩和特征。在此意义上,雷诺阿称得上他那个时代最有代表性的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