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唯物主义的兴起

一 近代唯物主义的兴起

近代唯物主义的兴起,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中世纪末期的文艺复兴运动与封建神学思想的衰落,需要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作为人们认识与行动的准则,这为近代唯物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历史契机。在中世纪,虽然自然科学也获得了缓慢的发展,在唯名论与唯实论的斗争中有时也迸发出唯物主义的思想火花,但这些都是在神学思想所允许的范围内出现的微小变化。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首先发难,他们针对中世纪那种源自彼岸的上帝之爱指出:究竟是积极活跃的生活好,还是沉思默想的生活好呢?是把生命交给上帝托管,还是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他们认为,必须要以一种新的生活即感性的生活方式,来取代中世纪的生活方式,这种感性的生活方式与人们的经验相一致,但经验已不是神性的经验,而是尘世的经验。为了掌握自己的命运,拥有积极的生活方式,文艺复兴运动的先驱们从两个方面展开对新生活的探索,历史学家布克哈特将其概括为“发现世界和发现人”。文艺复兴运动从两个方面影响了唯物主义的兴起:第一,对自然的探索与对人的自然属性的肯定,为后来的自然科学发展奠定了基础,而自然科学的发展直接影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产生与兴起。第二,随着中世纪价值观的颠覆,新的生活方式需要一种新的哲学理念,从而为新的生活作出合法性的证明。这种新的哲学理念应该是什么呢?日益成功的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对此作出了回答。

其次,近代唯物主义的兴起,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资本主义在欧洲取得了长足发展。为了给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扫清障碍,这个时期的哲学家们继承了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思想,强调人的独立自主性,要求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社会与人生,从而把人从封建神学中解放出来。而当时自然科学的成就则为哲学家论证非神学的世界观提供了科学的根据。16世纪之后,与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自然科学被大大地向前推进了。托里切利发现了水流定律;列文虎克用显微镜发现了细胞;哈维发现了血液循环;而发展最快的则是天文学、机械力学和为它们提供理论论证工具的数学:耐普尔发明了对数;笛卡尔创立了解析几何;牛顿和莱布尼茨制定了微积分;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个规律;而牛顿在总结以往力学、天文学成就的基础上,提出了力学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学说。自然科学的这些发展,为资产阶级批判封建神学提供了实验科学的根据。关于宏观世界低速运动的规律都大抵弄清楚了,摆在人们面前的是一幅数学-力学的世界图景。在这个图景中,世界是一个可以为人们认识和利用的世界。这不仅确立了人们在面对新生活时的信心,而且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动力与可能的场所。

最后,自然科学的发展,以及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所带来的社会财富的增长,使人们仿佛看到了一个理想社会的来临,这使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人们的心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正是在此基础上,哲学家认为只要将科学认识方法作为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就能实现哲学的科学化与人性化,近代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就是从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中吸取营养的。培根开创的英国经验论唯物主义,从批判非科学认识的假象知识开始自己的哲学思考,宣布哲学的目标就是实现人类对自然的统治,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他认为要“命令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认识自然,通过破除假象,把自然知识奠基于科学实验的基础之上。培根提出了知识起源于感性世界的基本原则,制定了唯物主义归纳法,在一定的意义上看到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力图把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以感性经验为惟一来源的科学。他重视方法论研究,是近代归纳逻辑的奠基者,影响了近代唯物主义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