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西方哲学变革中的唯物辩证法与实证主义
2025年09月26日
第一节 近代西方哲学变革中的唯物辩证法与实证主义
实证主义这一概念与19世纪前半期社会学的创建者之一孔德密切相关。孔德相信,人类的认识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和实证阶段。其中第三个阶段代表着科学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放弃了用“神”或“终极因”来解释自然和社会现象,代之以科学地寻求现象之间的联系。在这一背景下,科学的认识方法和理论的完整性成为理性认识的目标。
作为一种狭义的哲学思潮,实证主义差不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时发展起来。和马克思主义一样,这种思潮同样地是基于工业文明和自然科学的最新发展建立起来的,它也是近代哲学在走向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时所实现的认识论的转型。但是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历史上所实现的真正彻底的、科学的革命变革不同,并且与它的实践和批判特征相反,实证主义仅仅限于把自然科学研究中貌似普遍有效的方法提升到哲学原则的高度并强制推广到社会现象的研究中来。而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在社会历史领域,实践既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认识的源泉和动力,并不存在可以脱离具体研究对象的纯粹的科学认识方法。基于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的认识能力与其实践能力是直接一致的,在社会历史领域中不存在超越时空的绝对的真理。因此,人们不能从纯粹的客体出发运用僵化的方法寻求认识的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