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横断面

2.2.2 横断面

2.2.2.1 公路横断面类型

公路横断面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尺寸要根据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设计速度、地形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在保证公路通行能力、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做到用地省、投资少,使公路发挥其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路基填挖方形式

路基填挖方分为路堤(填方路基)、路堑(挖方路基)和半填半挖路基三种形式。

对于等级高、交通量大的公路(如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通常是将上、下行车辆分开。分隔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相同高程道路用分隔带分隔;另一种是将上、下行车道放在不同的平面上分隔。前者称为整体式断面,后者称为分离式断面。整体式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避险车道、变速车道等组成部分,而分离式断面不包括中间带。不设分隔带的整体式断面(如二级、三级、四级公路)包括行车道、路肩以及错车道等组成部分。公路在直线段和小半径平曲线段路基宽度不同,在小半径平曲线上,路基宽度还包括行车道加宽的宽度。

2.横断面类型

(1)单幅双车道。单幅双车道公路是指整体式供双向行车的双车道公路。在我国公路总里程中双车道占的比重大,适用于二级、三级公路和一部分四级公路。这类公路适应的交通量范围大,最高达15000辆小客车/天,设计速度范围为20~80km/h。在这种公路上行车,只要机动车各行其道、视距良好,车速一般不会受影响;但当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视距条件较差时,其车速和通行能力则降低较多。所以对混合行驶、相互干扰较大的路段,可设专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与机动车分离行驶。

(2)双幅多车道。双幅多车道是指设中央分隔带的或分离的四车道及其以上多车道公路。有些分离式路基为利用地形或处于风景区等,甚至做成两条独立的单向行车公路。此类公路车速高、通行能力大,每条车道能担负的交通量比一条双车道公路还多,且行车顺畅、事故率低,但造价高,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

(3)单车道。交通量小、地形复杂、工程艰巨的山区公路或地方道路采用错车道的单车道公路,这种情况适用于地形复杂的四级公路。此类公路造价低,但适应的交通量小、车速低。为满足错车的需要,应在不大于300m的距离内选择有利地点设置错车道,使驾驶员能看到相邻错车道之间的车辆。错车道处的路基宽度不小于6.5m,有效长度不小于20m。

2.2.2.2 公路横断面组成

1.行车道

行车道是指专为纵向排列、安全顺适地通行车辆而设置的公路带状部分。所谓行车道宽度,是为了交通安全和行车顺适,根据汽车大小、车速高低而确定的各种车辆以不同速度行驶时所需的宽度。行车道宽度要根据车辆最大宽度,加上错车、超车所需要的余宽来确定。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有四条以上的车道,用中央分隔带将上、下行车辆分开或做成分离式路基,每一侧再分出快车道和慢车道。

2.路肩

路肩是位于行车道外缘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结构部分。路肩通常由硬路肩(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设置)、土路肩组成。各级公路都要设置土路肩。

(1)路肩的作用。

①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车。

②由于路肩紧靠在路面的两侧设置,故可以保护行车道等主要结构的稳定。

③提供侧向余宽,能增进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感。

④作为道路养护操作的工作场地。

⑤为设置路上设施提供位置。

⑥对未设人行道的道路,可供行人及非机动车等使用。

⑦在不损坏公路结构的前提下,也可作为埋设地下设施的位置。

⑧挖方路段,可增加弯道视距。

⑨精心养护的路肩可使公路美观。

⑩有的国家将较宽的硬路肩作为警车的临时专用道。

(2)硬路肩。

硬路肩是指经过铺装的路肩,它可以承受汽车荷载的作用力,在混合交通的公路上便于非机动车、行人通行。在填方路段,为使路肩能汇集路面积水,在路肩边缘应设置路缘石。

(3)土路肩。

土路肩是指不加铺装的土质路肩,它起保护路面和路基的作用。

考虑我国土地的利用情况和路肩的功能,在满足路肩功能最低需要的条件下,原则上尽量采用较窄的路肩,充分挖掘路肩的作用。

(4)中间带。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设计速度较高且车道较多,不设中间带难以保证行车安全,也难以保证该等级道路的应有功能。《标准》规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整体式断面必须设置中间带。中间带由两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

中间带的作用如下。

①分离往返车流。

②可作为设置公路标识牌及其他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也可作为行人的安全岛。

③设置一定宽度的中间带并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对向车辆灯光炫目,还可起到美化路容和环境的作用。

④设于分隔带两侧的路缘带,由于有一定宽度且颜色醒目,既引导驾驶员视线,又增加了行车所需要的侧向余宽,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⑤可以防止在不分离的多车道公路上驶向对向车道而引起交通事故。

⑥可以避免车辆中途掉头,消灭紊乱车流,减少交通事故。

宽中间带的作用明显,但投资和占地多,不宜采用,原则上我国均采用窄的中间带,构造上高出车道表面,分隔带一般用路缘石围砌,高出路面10~20cm。

(5)路缘带。

路缘带是路肩或中间带的组成部分,与行车道连接,用行车道的外侧标线或不同的路面颜色来表示。路缘带主要起引导驾驶员视线和分组侧向余宽的作用,以利于行车安全。

(6)路缘石。

路缘石是设置在路面与其他构造物之间的标石。在分隔带与路面之间,人行道与路面之间一般都需要设置路缘石。路缘石的形状有立式、斜式和曲线式等几种。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中央分隔带上的路缘石起导向、连接和排水的作用,但高度不宜太高,如果路缘石较高(大于20cm),当高速行驶的汽车撞上路缘石时,将导致汽车飞跃甚至翻车。因此高速公路的分隔带因排水必须设置路缘石时,应使用低矮、光滑的斜式或曲线式的路缘石,高度宜小于1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