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 绿化及环境保护

3.5.2 绿化及环境保护

绿化可以保护自然环境,改善生活环境,并提高道路交通安全和舒适性。绿化是道路景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起安全运输作用、改善道路景观作用和环境保护作用。

1.安全运输作用

(1)诱导作用:在小半径竖曲线顶部、道路直线段两侧、平曲线外侧等处植树,可以起到视线诱导、提示的作用。

(2)过渡作用:在隧道洞口外、路堤路堑变化等处,栽植高大乔木可以防止光线明暗急剧变化。

(3)防眩作用:在中分隔带、主线与辅道,栽植常绿灌木、矮树等,可以隔断对向车灯的眩光。

(4)缓冲作用:在低填方且没有设护栏的路段或互通式立交出口端部,栽植一定宽度的密集灌木或矮树,可以缓冲事故车辆的冲击,缓解驾驶员紧张心理。

(5)遮藏作用:对道路沿线各种影响视觉景观的物体宜栽植中低树进行遮蔽,道路声屏障宜采用攀缘植物予以绿化和遮蔽。

(6)标示作用:当沿线景观、地形缺少变化时,宜栽植有别于沿途植被的树木等,形成明显标志,预告设施位置。

(7)隔离作用:在道路用地边缘的隔离栅内侧,宜栽植常绿灌木及攀缘植物等,防止人或动物进入。

(8)休闲作用:在道路边坡、服务设施区域、立交等地的绿化可以缓减驾驶员和乘客旅途的疲劳感。

2.改善道路景观作用

通过绿化,可以使由于施工而破坏的自然景观得到有效恢复或改善,使新建道路对周围环境景观的负面影响降低,使道路构造物巧妙地融入周围环境之中,给驾驶员及乘客提供优美、舒适、和谐的行车环境。

3.环境保护作用

(1)防护作用:在风沙大的道路沿线或多雪地带等,栽植防护林带可以有效地减轻风沙或风雪的侵袭。

(2)防污作用:在学校、医院、疗养院、住宅区附近,栽植防噪声、防气体污染林带,能够吸收和阻滞车辆排放的各种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等)、烟尘以及交通噪声,减轻并防治污染,净化和改善大气环境。

(3)护坡作用:道路路基、弃土堆、隔声堆筑体等边坡坡面的绿化可以保持水土,防止边坡冲刷,增进边坡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