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5 施工企业经济核算

12.3.5 施工企业经济核算

经济核算是通过对施工生产中的消耗和成果(投入产品)的分析、计算、比较,以货币的形式来衡量其经济效益。它是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方法,是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1.经济核算的内容

施工企业经济核算的基本内容,是以经济合同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实行责、权、利和效果紧密结合,全面完成施工生产计划,确保产品质量,努力降低生产消耗,不断降低工程成本,增加盈利。施工企业经济核算的具体内容包括:

(1)生产成果核算。主要是考核施工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形象进度;二是实物工程量,即符合计量支付规定的合格产品数量。若未完施工的工程量过多,对企业资金周转将产生不利影响;三是建筑安装工作量,即以货币表现的工程结算价款。故通常以工程价款结算期为经济核算期。

(2)生产消耗核算。主要是考核人工、材料、施工机械等资源的消耗情况,而综合反映生产消耗的是工程成本,所以工程成本核算是生产消耗核算的重要内容。

生产消耗核算的主要指标,包括劳动生产率,工程成本降低,主要材料消耗,设备利用率,工效、出勤、使用(工时利用)、病、雨休等工勤指标。这些指标中的工程成本降低可以综合反映施工企业的生产消耗情况,有利于进行对比分析。

(3)财务成果核算。主要是考核施工企业的盈利水平和施工企业为完成既定的施工任务所需资金的占用和利用情况。通过对利润总额、成本利润(降低)率、流动资金产值率、固定资金产值率等指标的核算,以便发现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不合理情况。

2.经济核算的方法

通常是运用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等基本核算方法来完成的,这几种核算方法各有不同的内容和作用,但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它们构成施工企业经济核算的一个完整有机体系。

(1)会计核算。是通过原始会计凭证,连续、系统和全面地反映企业财产、物资的增减变化和经济活动情况。工程成本和企业的盈亏,是通过会计核算来进行的,会计核算的主要任务是监督和反映经济合同的执行和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

(2)统计核算。统计核算主要是在施工生产经营活动原始记录资料的基础上,定期地运用统计分析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数字反映施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情况,找出其经济活动的发展规律,绘制成各种统计图表,分别与计划、同期、上期的相应因素或对象进行比较,以显示施工生产经营水平。

(3)业务核算。主要是施工企业的各个专业部门进行的日常核算工作,它反映生产业务技术的活动情况,是一种直接的核算方法,只记录单一的业务事项。业务核算的内容,包括各种原始记录及各种计算登记表,如工程进度记录、测试检验记录、材料消耗记录、施工机械使用记录、材料消耗和施工机械使用计算以及各专业的有关业务计算等。

3.经济活动分析

经济活动分析,实际上就是在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的基础上,结合施工计划指标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分析和研究企业的经济活动,寻找计划完成好坏的原因,总结经验,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公司或项目经理一级应对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全面进行分析考核;工程队则应重点分析产量、质量、各种生产消耗、工效、工勤等经济技术指标;班组则以分析考核产量、质量、主要材料消耗为主。

(1)经济活动分析的主要内容。

①施工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主要检查、分析工作量、实物工程量、工程质量以及形象进度的完成情况,以评定企业的经济活动效果。

②人员工资的分析。主要检查、分析出勤率和使用率等工勤指标、劳动效率(工效)、全员和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以及工资基金的使用情况。

③材料供应情况的分析。主要检查、分析材料采购、供应计划的执行情况,计算分析主要材料消耗的节约或超耗情况。

④施工机械使用情况的分析。主要检查、分析机械完好率、利用率、台班产量、台班油耗,以及机械的维修保养工作。

⑤工程成本的分析。如总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以及其他工程费、间接费等的分析。应以经济合同价格所构成的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等为标准。

所以,造价工程师应预先根据投标报价或施工图预算的计算原始资料,分析每一单位工程的各项费用含量,作为分析工程成本的依据,一般应取两位小数。

(2)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经济活动分析是通过分析各项经济技术指标来进行的,经济活动分析的方法有综合分析、对比分析、环比分析和因素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

①综合分析。是以会计核算、统计核算和业务核算资料为基础,并以计划为依据,对计划执行结果影响的各种因素加以分类,据以查明对计划的影响程度,把质量、成本、进度各因素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从而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貌。

②对比分析。主要是以分析期内实际完成数与计划数进行对比分析,以便发现问题,寻找原因,是经济活动分析的主要方法。

③因素分析。又称为连环代替法,适用于多个因素对指标的影响程度。如超额完成了产值计划的影响因素,在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外,可能是增加了人员或设备,或者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这样,就可分别通过计算比较,明确哪个是主要影响因素。如果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主要影响因素的话,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因素,又可能是改进了施工方法,减少了非生产人员,提高了工时的利用率,劳动技能水平的提高等。故又可对这些因素做进一步分析,这就可以找出主要原因,看到问题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