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4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确定费用与效益的基本原则

6.1.4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确定费用与效益的基本原则

1.公路建设项目评价的特点

公路建设项目的国民经济评价是一个综合性评价。公路建设项目是一个生产与服务性项目,多数项目是公益性的服务项目,因此对公路建设项目仅从经济角度计算直接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是不准确的,应考虑全社会使用公路获得的社会效益。项目的效益是指对国民经济所做的贡献,分为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指由项目产出物产生并在项目范围内计算的经济效益;间接效益是指项目引起而在直接效益中未得到反映的那部分效益。

2.确定费用与效益的基本原则

(1)采用“有项目”“无项目”比较法的原则。

“有项目”“无项目”比较法,是指在拟建项目建设的情况下发生的各种费用和效益与假定拟建项目不实施的情况下发生的各种费用和效益两者进行比较,来确定拟建项目费用与效益的一种方法。这种比较对于准确衡量项目所带来的净收益是非常必要的。

(2)遵循效益与费用计算口径对应一致的原则。

公路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是支出费用与获得效益的相对比较,一般应按照费用与效益计算范围对应一致的原则进行计算。

(3)经济评价计算年限统一的原则。

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计算年限为建设年限加公路投入使用后的预测年限,投入使用后的预测年限原则上按20年计算。

3.评价的方法与步骤

(1)搜集、整理基础资料和数据。

在进行经济评价之前,应搜集、整理(包括外业调查)所需的基础资料和数据。

(2)确定国民经济评价参数及项目分析期。

(3)费用调整。

用影子价格对项目的费用进行调整,并扣除国民经济内部的转移支付部分,将项目的财务费用调整为经济费用。

(4)汽车运输成本调整。

用影子价格对汽车运输财务成本进行调整,扣除国民经济内部的转移支付部分,将汽车运输财务成本调整为经济成本,为计算项目的经济效益做好准备。

(5)经济效益分析计算。

分析计算“有项目”与“无项目”对比产生的能用货币计量的效益。

(6)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根据调整好的项目费用和效益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7)国民经济评价敏感性分析。

确定影响国民经济评价的敏感因素及其波动幅度,进行敏感性分析。

(8)确定收费标准。

测算并确定项目不同车型的收费标准。

(9)计算财务评价指标。

根据已知的项目费用和项目收费收入标准计算财务评价指标。

(10)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

确定影响财务评价的敏感因素及其波动幅度,进行敏感性分析。

(11)贷款偿还能力分析。

根据项目贷款额度、贷款利率及收费收入进行项目贷款偿还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