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2 施工定额的编制原则和依据
8.2.2.1 施工定额的编制原则
为了保证定额的编制质量和水平,编制时必须遵循下列原则。
1.施工定额的水平必须遵循平均先进的原则
定额水平是对定额的高低、松紧程度的描述。它是指在正常的施工条件下,完成单位质量合格产品所必须消耗的人工、材料和机械台班等的数量标准。它是对施工管理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水平和职工思想觉悟水平的综合反映。在确定定额水平时,要本着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消耗、便于统一劳动成果、有利于科学管理的原则,考虑那些已经成熟、被广泛推广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以及市场竞争的环境要求,经认真研究、比较和反复平衡后进行制定。
2.施工定额的编制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
定额来源于生产实践,用于组织生产。因此,在定额的编制过程中,除要进行全面的比较和反复平衡外,还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深入实际,调查各项影响因素,注意挖掘企业的潜力,考虑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能够达到的程度,经过科学分析、计算和试验,编制出切合实际的、不完全局限于劳动定额和预算定额水准的施工定额。
3.施工定额的内容和形式要贯彻简明适用的原则
施工定额的内容和形式要做到简明适用、灵活方便、通俗易懂,便于掌握和使用。应及时将已成熟和推广的新材料、新结构和新的施工技术以及缺少的定额项目补编到定额中,淘汰陈旧过时的项目,使得划分的定额项目少而全、严密明确、简明扼要、粗细适度。各项指标具有灵活性,以满足劳动组织、班组核算、计取劳动报酬和简化计算工作的要求以及不同工程的使用,并注意计量单位的选择、系数的利用、说明和附注的合理设计,防止执行中出现争议。
4.施工定额的编制要贯彻专群结合以专为主的原则
施工定额的编制工作具有很强的技术性、政策性和经济性,这就要求编制施工定额应由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组织、协调指挥、掌握方针政策、制订编制方案。以有丰富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的人员为主,对日常的定额资料做好积累、分析、整理、测定、管理、编制、颁发和执行等工作;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人代表为辅,发挥其民主权利,取得他们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从而克服片面性,确保定额的质量,使定额的管理、使用和执行工作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8.2.2.2 施工定额的编制依据
(1)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颁发的施工定额。
(2)国家现行的公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3)国家现行的公路工程安全操作规程。
(4)有关的标准图和典型的设计图纸。
(5)国家劳动法和有关的方针政策。
(6)有关的现场测定资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