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1 敏感性分析的概念
敏感性分析是研究分析项目的投资、成本、价格、产量和工期等主要变量发生变化时,导致项目经济效益的主要指标发生变动的敏感程度。敏感性分析也称为灵敏度分析,就是要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中,找出经济效益指标的敏感因素,并确定其影响程度,计算出这些因素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有关效益指标之间的对应定量关系(变化率)。同时,也可求出各因素变化的允许幅度(极限值),计算出临界点,考察其是否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假设某个特定因素,其数值的波动,甚至是较大幅度的波动,并不能影响方案的经济效果,则认为该方案对此特定因素不敏感。反之,如果这个因素即使发生微小的波动,也会严重影响原方案的经济效果,则认为该方案对此因素十分敏感。敏感性分析侧重于对敏感的关键因素(即不利因素)及其敏感程度进行分析。通常是分析单个因素变化,必要时也可分析2个或多个不确定因素变化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程度。因此,除了采用单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之外,还可采用多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项目对某种因素的敏感程度,可表示为该因素按一定比例变化时引起项目指标的变动幅度(列表表示),也可表示为评价指标达到临界点(如财务内部收益率等于财务基准收益率,或是经济内部收益率等于社会折现率)时,某个因素允许变化的最大幅度,即极限值。敏感性分析可以使决策者了解不确定因素对项目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从而提高决策的准确性,还可以启发工程经济分析人员对那些较为敏感的因素重新进行分析研究,以提高预测的可靠性。通过进行项目敏感性分析,可以研究各种不确定因素变动对方案经济效果的影响范围和程度,了解工程项目方案的风险根源和风险大小,还可筛选出若干最为敏感的因素,有利于对它们集中力量研究,重点调查和收集资料,尽量降低因素的不确定性,进而降低方案风险。另外,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知道不确定因素在什么范围内变化能使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好,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项目的经济效益最差,以确定边界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