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 定额的分类
8.1.3.1 按定额反映的生产要素消耗内容分类
1.劳动消耗定额
劳动消耗定额简称劳动定额(也称为人工定额),是指为完成一定的合格产品(工程实体或劳务)所规定的劳动消耗的数量标准。为了便于综合和核算,劳动定额大多采用工作时间消耗量来计算劳动消耗的数量,所以劳动定额主要表现形式是时间定额,但同时也表现为产量定额。时间定额与产量定额互为倒数。
2.机械消耗定额
我国机械消耗定额是以一台机械一个工作班为计量单位,所以又称为机械台班定额。机械消耗定额是指为完成一定合格产品(工程实体或劳务)所规定的施工机械消耗的数量标准。机械消耗定额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机械时间定额,但同时也以产量定额表现。
3.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定额简称材料定额,是指完成一定合格产品所需消耗材料的数量标准。材料是工程建设中使用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燃料以及水、电等动力资源的统称。材料作为劳动对象构成工程的实体,需用数量很大,种类很多,所以材料消耗量多少、消耗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资源的有效利用、影响市场供求状况,而且对建设工程的项目投资、建筑产品的成本控制都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材料消耗定额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材料的合理调配和使用。在产品生产数量和材料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材料的供应计划和需求都会受到材料定额的影响。重视和加强材料定额管理,制定合理的材料消耗定额,是组织材料的正常供应、保证生产顺利进行,以及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积压和浪费的必要前提。
8.1.3.2 按定额的编制程序和用途分类
1.施工定额
施工定额是以同一性质的施工过程和工序作为研究对象,表示生产产品数量与时间消耗综合关系编制的定额。施工定额是施工企业在企业内部使用用于组织生产和加强管理的一种定额,属于企业定额。为了适应组织生产和管理的需要,施工定额的项目划分很细,是工程建设定额中分项最细、定额子目最多的一种定额,也是工程建设定额中的基础性定额。施工定额本身由劳动定额、机械定额和材料定额3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组成,主要直接用于工程的施工管理,作为编制工程施工设计、施工预算、施工作业计划、签发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卡及结算计件工资或计量奖励工资等的依据。同时它也是编制预算定额的基础。
2.预算定额
预算定额是以建筑物或构筑物各个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定额。其内容包括劳动定额、机械台班定额、材料消耗定额3个基本部分,并列有工程费用,是一种计价性定额。从编制程序上看,预算定额是以施工定额为基础综合扩大编制的,同时它也是编制概算定额的基础。预算定额是在编制施工图预算阶段,计算工程造价和工程中的劳动、机械台班、材料需求量时使用。预算定额是调整工程预算和工程造价的重要基础,同时它也可以用于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财务计划时作为参考。随着经济发展,在一些地区出现了综合预算定额的形式,它实际上是预算定额的一种,只是在编制方法上更加扩大、综合、简化。
3.概算定额
概算定额是以扩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为对象编制的,计算和确定该工程项目的劳动、机械台班、材料消耗量所使用的定额,同时它也列有工程费用,也是一种计价性定额。概算定额是编制扩大初步设计概算、确定建设项目投资额的依据。概算定额的项目划分粗细,与扩大初步设计的深度相适应,一般是在预算定额的基础上综合扩大而成的,每一综合分项概算定额都包含了数项预算定额。
4.概算指标
概算指标是概算定额的扩大与合并,它是以整个建筑物和构筑物为对象,以更为扩大的计量单位来编制的。概算指标的内容包括劳动、机械台班、材料定额3个基本部分,同时还列出了各结构分部的工程量及单位建筑工程(以体积计或面积计)的造价,是一种计价性定额,如每1000m管道或道路、每座小型独立构筑物所需要的劳动力、材料和机械台班的数量等。为了增加概算指标的适用性,常常以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扩大的分部工程或结构构件为对象编制,称为扩大结构定额。由于各种性质建设定额所需要的劳动力、材料和机械台班数量不一样,概算指标通常按工业建筑和民用建筑分别编制。工业建筑中又按各工业部门类别、企业大小、车间结构编制,民用建筑按照用途性质、建筑层高、结构类别编制。概算指标的设定与初步设计的深度相适应,一般是在概算定额和预算定额的基础上编制的。它是设计单位编制工程概算或建设单位编制年度任务计划施工准备期间编制材料和机械设备供应计划的依据,也可供国家编制年度建设计划时参考。
5.估算指标
估算指标是在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阶段编制投资估算、计算投资需求量时使用的定额。它往往以独立的单项工程或完整的工程项目作为计算对象,编制内容是所有项目费用之和。它的概略程度与可行性研究阶段相适应。估算指标往往根据历史的预、决算资料和价格变动等资料编制,但其编制基础仍然离不开预算定额、概算定额。
8.1.3.3 按投资的费用性质分类
1.建筑工程定额
建筑工程定额是建筑工程的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的统称。建筑工程,一般理解为房屋和构筑物工程,具体包括一般土建工程、电气工程(动力、照明、弱电)、卫生技术(水、暖、通风)工程、工业管道工程、特殊构筑物工程等。广义上它也被理解为除房屋和构筑物外还包含其他各类工程,如道路、铁路、桥梁、隧道、运河、堤坝、港口、电站、机场等工程。广义的建筑工程概念几乎等同于土木工程的概念。从这一概念出发,建筑工程在整个工程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根据统计资料,在我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的投资占60%左右。因此,建筑工程定额在整个工程建设定额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定额,在定额管理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2.设备安装工程定额
设备安装工程定额是安装工程施工定额、预算定额、概算定额和概算指标的统称。设备安装工程是对需要安装的设备进行定位、组合、校正、调试等工作的工程。在工业项目中,机械设备安装和电气设备安装工程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生产设备大多要安装后才能运转,不需要安装的设备很少。在非生产性的建设项目中,由于设备安装工程量也在不断增加,所以设备安装工程定额也是工程建设定额中的重要部分。
3.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
建筑工程定额和设备安装工程定额是不同类型的定额,一般需要分别编制,各自独立。但是建筑工程和设备安装工程是单项工程的2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施工中有时间连续性,也有作业的搭接和交叉,需要统一安排、相互协调。在这个意义上通常把建筑和安装工程作为一个施工过程来看待,即建筑安装工程。因此在通用定额中有时把建筑工程定额和安装工程定额合二为一,称为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建筑安装工程定额属于直接费定额,仅仅包括施工过程中人工、材料、机械消耗定额。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其他直接费用定额,是指预算定额分项内容以外,而与建筑安装施工生产直接有关的各项费用开支标准。其他直接费用定额由于其费用发生的特点不同,只能独立于预算定额之外。它也是编制施工图预算和概算的依据。
(2)现场经费定额,是指与现场施工直接有关,是施工准备、组织施工生产和管理所需的费用定额。
(3)间接费定额,是指与建筑安装施工生产的个别产品无关,而为生产企业全部产品和维持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所必须发生的各项费用开支标准。由于间接费中许多费用的发生和施工任务的大小没有直接关系,因此,通过对间接费定额的管理,有效地控制间接费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4.工具、器具定额
工具、器具定额是为新建或扩建项目投产运转首次配置的工具、器具数量标准。工具和器具,是指按照有关规定不够固定资产标准但具有劳动手段作用的工具、器具和生产用具,如翻砂用模型、工具箱、计量器、容器、仪器等。
5.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定额是独立于建筑安装工程、设备和工具、器具购置之外的其他费用开支的标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的发生和整个项目的建设密切相关。它一般要占项目总投资的10%左右。其他费用定额是按各项独立费用分别制定的,以便合理控制这些费用的开支。
8.1.3.4 按专业性质分类
工程建设定额分为全国通用定额、行业通用定额和专业专用定额3种。全国通用定额是指在部门间和地区间都可以使用的定额;行业通用定额是指具有专业特点在行业部门内可以通用的定额;专业专用定额是特殊专业的定额,只能在制定的范围内使用。
8.1.3.5 按主编单位和管理权限分类
工程建设定额可以分为全国统一定额、行业统一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企业定额、补充定额等。
1.全国统一定额
全国统一定额是由国家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综合全国工程建设中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的情况编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执行的定额。
2.行业统一定额
行业统一定额是考虑到各行业部门专业工程技术特点,以及施工生产和管理水平编制的,一般只在本行业和相同专业性质的范围内使用。
3.地区统一定额
地区统一定额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定额。地区统一定额主要是考虑地区性特点和全国统一定额水平做适当调整和补充编制的。
4.企业定额
企业定额是指由施工企业考虑本企业具体情况,参照国家、部门或地区定额的水平制定的定额。企业定额只在企业内部使用,是企业素质的一个标志。企业定额水平一般应高于国家现行定额,才能满足生产技术发展、企业管理和市场竞争的需要。
5.补充定额
补充定额是指随着设计、施工技术的发展,在现行定额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为了补充缺陷所编制的定额。补充定额只能在制定的范围内使用,可以作为以后修订定额的基础。上述各种定额虽然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用途,但是它们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的整体,在实际工作中应配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