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3 高速公路的沿线设施

2.4.3 高速公路的沿线设施

高速公路有非常完善的沿线设施,包括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管理设施和环境保护措施等。这些设施是公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1.交通安全设施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和充分发挥高速公路的作用,高速公路的沿线应按规定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常见的交通安全设施有护栏、防护网、防眩设施、交通标志与交通标线、照明设施等。

(1)护栏。护栏设于中央分隔带和路基两侧。其主要作用是防止高速行驶的车辆在失去控制的情况下越出路外或冲向对面方向车道,使车辆恢复到正常行驶方向。同时护栏还起到引导司机视线的作用。

一般护栏在中央分隔带上应全面连续设置,在路基两侧可根据需要部分设置,通常当路基高度达到3m以上时都应设置护栏。

护栏按刚度不同划分为柔性护栏、半刚性护栏和刚性护栏;按位置不同划分为路侧护栏、中央分隔带护栏、路桥过渡段护栏和活动护栏。

(2)防护网。防护网是在公路用地外缘设置的一种禁入栅栏。设置防护网是为了防止牲畜、行人、非机动车等闯入或横穿高速公路。防护网一般设置在靠近高速公路设有其他道路的地段,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等设施的地段,或有居民区,人、家畜有可能进入的周围地段。

防护网一般采用铁刺围栏禁入栅栏或金属网型禁入栅栏,其高度为1.0~1.5m。

(3)防眩设施。设置防眩设施的目的是使夜间行驶中的车辆不受对面方向行驶车辆的影响。如果采用宽中央分隔带可不设置。

防眩设施一般分为百叶板式和金属网式两种,其高度一般为1.4~1.7m。

(4)交通标志与交通标线。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传递特定信息,对公路上行驶的司机给予指路、指示、警告、禁令等,用以管理交通的安全设施。交通标志包括警告标志、禁令标志、指示标志和指路标志等。

交通标线是由各种标线、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等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其作用是管理和引导交通。它包括行车道中心线、车道分界线、停止线等。

(5)照明设施。为使夜间交通顺畅和保证行车安全,在运输特别繁忙和重要的路段内,应尽可能按一定的间距配置路灯,使整个路段得以照明。

2.服务设施

高速公路是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汽车在行驶途中不能随意出入和停车。为了方便司乘人员临时休息、汽车加油和排除临时故障,沿线必须设置必要的服务设施。服务设施根据服务内容和设备规模一般分为服务区和停车场两大类。

服务区规模较大,设备齐全。设置有停车坪、加油站、汽车修理部、饭店、商店、旅馆、公用电话等。为了能给司乘人员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服务区一般选择在风景优美的地方。

停车场的服务内容和规模比服务区小得多,一般仅包括停车坪和厕所。停车场一般没有加油站和修车设施。

服务区和停车场的形式一般可分为两侧分离式、单侧集中式和中央集中式三种类型。

服务区的间距一般情况下不超过50km,大型服务区不超过100km。停车场的间距一般为15~25km。

3.管理设施

管理设施主要包括监控、收费、通信、配电和管理养护等设施,实时收集交通信息并及时发布,迅速采取相应对策,疏导交通、保障行车安全。管理设施的建设规模应根据预测交通量进行总体设计,并据此实施基础工程、地下管线及预留预埋工程等。

4.环境保护设施

高速公路设计应重视环境保护,减少由于公路修建和使用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这些问题主要有噪声、污水及汽车废气等造成的大气污染。措施如下。

(1)防噪声设施。交通噪声是公路运输的公害之一。噪声会损害听觉、危及健康,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并对建筑物和仪器也产生损害。为此,不少国家都制定有噪声的限度标准,一般规定路上噪声不超过60dB,并限制住宅区噪声白天不超过45dB,晚上不超过35dB。

为了防止噪声干扰,首先在高速公路选线时就应注意使路线尽量远离住宅区,不得已时,尽量缩短通过长度并采取相应措施。目前,高速公路上常用的防噪声措施有以下三类。

①隔音墙。通常墙高3~5m,多用隔音水泥板制成,适用于路侧有建筑物的隔音。

②隔音堤。在高速公路的路基两侧设置顶宽2~3m,边坡1∶2,高度以能挡住受音点为宜的土堤,并在堤上绿化进行隔音。隔音堤一般适用于路侧有建筑物且用地较宽的情况。

③隔音林带。隔音林带宽度一般为10~20m,隔音效果好,但占地较多,适用于路侧有建筑物且用地较宽的情况。

(2)污水处理。对带有污染的路面排水、服务区和停车场产生的污水,要以不影响水源、农田为原则,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或沉淀池进行处理。

(3)公路绿化。公路绿化具有减轻污染、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引导司机视线等作用,并且可以使人心情舒畅,增加行车的舒适感和安全感。因此,高速公路的用地范围内,应大力进行绿化,尽量通过绿化减轻施工和运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