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4 报价的编制

10.3.4 报价的编制

1.标价的构成及计算

(1)投标报价的费用构成主要有成本、利润、税金以及不可预见费等,工程标价组成如图10-1所示。

图10-1 工程标价组成

(2)标价计算。

标价的计算可以按照定额或市场的单价,逐项计算每个项目的单价与合价,分别填入招标人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中,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其他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金及材料价差和风险费用等全部费用。

①人工、材料、施工机具单价。

投标时采用的人工、材料、施工机具单价应根据本企业自身的情况以及建设市场情况和劳动力、机械设备租赁市场情况综合确定。

②其他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金的计算。

在计算出直接工程费的基础上,依据企业自身情况确定各项费率及法定税率,依次计算出其他工程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

③风险费的计算。

风险费是指在工程承包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可预见的风险因素发生而增加的费用。通常由投标人经过对具体工程项目的风险因素分析之后,确定一个比较合理的工程总价的百分数作为风险费。

计算标价时,正确选用定额是影响投标的关键因素。因此,应根据工程条件和竞争情况加以分析,对定额予以适当调整。

2.标价分析

(1)标价的宏观审核。

①首先应当分项统计计算书中的汇总数据,并计算其比例指标。

②根据对各类指标及其比例关系,从宏观上分析标价结构的合理性。例如,分析总直接工程费和总的管理费的比例关系,劳务费和材料费的比例关系,临时设施和机具设备费与总的直接工程费的比例关系,利润、流动资金及其利息与总标价的比例关系等。

承包过类似工程的有经验的承包商可以从这些比例关系中判断标价的构成是否合理。如果发现有不合理的部分,应当初步探讨其原因。首先研究拟投标工程与其他类似工程是否存在某些不可比因素,如果考虑了不可比因素的影响,仍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就应当深入探讨其原因,并考虑调整某些基价、定额或分摊系数。

③探讨上述平均人月产值和人年产值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如果从本公司的实践经验角度判断这些指标过高或过低,就应当考虑所采用定额的合理性。

④参照同类工程的经验,扣除不可比因素后,分析单位工程价格及人工、材料用量的合理性。

⑤通过以上分析,对明显不合理的标价构成部分进行微观方面的分析检查。重点是在提高工效、改变施工方案、降低材料设备价格和节约管理费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并修正初步计算标价。

(2)标价的动态分析。

①工期延误的影响。如果由于承包商自身原因使工期延误,承包商就会增加管理费、人工费、施工机具使用费及贷款利息,还要交纳拖期违约罚金。一般情况下,可以测算在工期延长的某一段时间内,上述各种费用增大的数额及其占总标价的比率。这些增加的开支部分只能用风险费和计划利润来弥补。因此,可以经过多次测算,得出利润全部丧失的工期延误时间。

②物价和工资上涨的影响。通过调整标价计算当中的材料、设备和工资上涨系数,测算其对计划利润的影响。同时调查工程物资和工资的升降趋势和幅度,以便作出合理判断。通过分析,可以得知投标利润对物价和工资上涨因素的承受能力。

③其他可变因素的影响。影响标价的可变因素很多,而有些是投标人无法控制的,如贷款利率的变化、政策法规的变化等。通过分析这些可变因素的变化,可以了解投标项目计划利润的受影响程度。

(3)标价的盈亏分析。

初步计算标价经过宏观审核与进一步分析检查,可能对某些分项的单价做必要的调整,然后形成基础标价,再经盈亏分析,提出可能的低标价和高标价,供投标报价决策时选择。盈亏分析包括盈余分析和亏损分析两个方面。

①盈余分析是从标价组成的各个方面挖掘潜力、节约开支,计算出基础标价可能降低的数额,即所谓“挖潜盈余”,进而计算出低标价。盈余分析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

a.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定额以及人工、机械效率分析。

b.对人工、材料设备、施工机械台班(时)价格三方面进行分析。

c.对管理费、临时设施费等方面逐项分析。

d.其他方面,如流动资金与贷款利息,保险费、维修费等方面逐项复核,找出有潜可挖之处。考虑到挖潜不可能百分之百实现,尚需乘以一定的修正系数(一般取0.5~0.7),据此求出可能的低标价,即:

低标价=基础标价-(挖潜盈余×修正系数)

②亏损分析是分析在计算标价时由于对未来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利因素考虑不周和估计不足,可能产生的费用增加和损失。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a.人工、材料、机械设备价格。

b.自然条件。

c.管理不善造成质量、工作效率等问题。

d.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方面问题。

e.管理费失控。以上分析估计出的亏损额,同样乘以修正系数(取0.5~0.7),并据此求出可能的高标价。即:

高标价=基础标价+估计亏损×修正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