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的情境学习理论

二、人类学的情境学习理论

“学习是对实践共同体的合法的边缘性参与”是人类学情境学习理论最著名的论断,它认为学习最基本的形式是“社会实践中的参与”。通过“参与”,个体不断改变着对事物与周围环境的理解,也以此获得在周围世界中关于个体的定位、意义与身份,而这些定位、意义与身份既是个人的,也是他人的,是在人际互动中社会协商的一种结果。它在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中的表现是“工作的过程即学习,学习的过程即工作”,工作(实践)与学习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个体通过直接参与工作,不断改变着对特定职业与工作领域的理解与认识,从而获得某一职业共同体中特定的身份、能力、地位及与之相对应的待遇、认同与归宿感。人类学家将学习的重心“从作为个体的学习转移到作为社会世界参与者的学习,从认知过程的概念转移到参与社会实践的观点”,它对“合法的边缘性参与”、“世界中行动完整的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关系”、“从实训场到实践共同体”等的探索为现代学徒制之所以可能“合理有效”解决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存在的部分难题提供了理论支撑,也是对我国目前职业院校大量建设的模拟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室或实训中心试图达到工作场所学习效果的驳斥,详细分析见第五章第二部分“现代学徒制“合理性”的学习科学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