岗位学习质量低

一、岗位学习质量低

校企合作的目的是发挥不同学习场所(学校、企业)的优势,通过学校学习与企业工作的结合,培养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整体化地解决综合性专业问题的能力,包括职业知识和技能,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接受和处理能力,经营管理、社会交往和不断学习的能力等。[3]但本案例中研究对象对德豪实习质量的评价是:“在德豪学不到什么技能,每天就是重复一两个简单的动作,像个机器人一样,每天做同一件事,不断地重复工作。”这说明,尽管职业教育希望通过岗位实习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并不是所有的岗位工作都能促进职业能力的发展。

究其原因,第一,工作岗位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研究对象所学专业为动漫设计与制作,而所在岗位为电子元器件装配;第二,岗位性质为流水线操作,“岗位学习具有自身的局限性,尤其是在以流水装配线为代表的泰勒生产模式下,岗位工作几乎无法提供学习机会”[4]。流水线作为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按照产品生产的工艺顺序排列工作岗位,使产品连续地有节奏地经过各个工作岗位依次被加工,直到生产出成品。它以生产机械化、自动化和标准化为特征,通过大规模生产,最大程度地利用人力、物力,缩短生产周期,提高标准化产品的劳动生产率。流水线通过不断的分工与再分工,工作任务被分割为小块,使岗位工作内容变得非常简单,基本与个人能力没有联系,工人不需要专业的知识和复杂的培训,仅需要简单的标准化操作,由马上训练的低技能工人即可胜任。

法兰克(G.Franke)等提出的学习型岗位应满足的七项标准:第一,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能够经历问题状况;第二,岗位工作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和行动权限;第三,可根据具体条件对工作流程进行变通;第四,能够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第五,拥有与同事及他人交流的机会;第六,岗位任务与个人能力有着紧密的联系;第七,岗位任务具有合理性,能够与个体的职业发展阶段相对应。[5]对比可知,流水线生产组织形式的岗位设置由于分工过细,工作内容过于简单,管理过于强调控制与服从标准,剥夺了人工作的主动性,使人基本丧失了学习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