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问题与假设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假设

在我国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困难重重的背景下,本书试图回答的问题是,现代学徒制是否是一种有效解决校企合作难题并能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具有“合理性”、“现实性”和“合法性”的人才培养途径。研究需要回答以下具体的问题:

(1)目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哪些问题?

(2)现代学徒制与“校企合作”的区别是什么?

(3)现代学徒制是否能够有效解决校企合作存在的困难?能够解决哪些困难?解决程度如何?如何解决?

(4)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实施是否具有现实可能性?为什么?

(5)现代学徒制是否是一种合法的人才培养途径?为什么?它的合法性来源是什么?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它是否能够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

根据教育经济学的成本收益理论、人类学的情境学习理论以及道德哲学、政治哲学正义理论的相关探讨,本文的研究假设是:

现代学徒制可能是一种帮助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走出困境的,具有“合理性”、“现实性”和“合法性”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

这一假设可以分为三个分假设:

(1)如果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能够成功运作,那么它可能说明,在当代中国背景下,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可以兼顾企业经济利益与人才培养质量双重目的、自身运作具有社会效益和成本效率,比“纯”学校教育更有比较优势的技能型人才培养途径,它在我国的实施具有合理性。

(2)如果目前我国社会现实中存在着对非正式学徒制的大量需求,那么,现代学徒制可能是一种将学校职业教育与非正式学徒制结合起来的、具有“实践可行性”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途径。

(3)如果我国悠久的学徒制传统以非正式学徒制的方式广泛地存在于社会现实中,那么这可能意味着学徒制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社会认同基础(合法性的事实判断);如果非正式学徒制是基于青年群体与企业的“被动”选择,那么这些青年群体与企业可能呈现“弱势”的特征,对其投资使之升级为现代学徒制,有可能促进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体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合法性的价值判断)。在满足此的基础上,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实施具有合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