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与城市分布的特征

一、区域与城市分布的特征

根据六个城市的区域分布,可分为东/华北地区,华东地区与华中/南地区,其中,北京、沈阳属于东/华北地区,上海、苏州属于华东地区,长沙、广州属于华中/南地区。地区比较发现,华东地区的学徒需求数(603人,38.2%)与招聘企业数(84家,37.7%)最多,占比最高;其次是华中/南地区,学徒需求数为548人(34.7%),招聘企业数为73家(32.7%);最少的是东/华北地区,学徒需求数为427人(27.1%),招聘企业数为66家(29.6%)。

究其原因,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关系。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优越,商品生产发达,工业门类齐全,轻工、机械、电子工业在全国占主导地位,是中国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经济区,2009年国民生产总值136345亿元,占全国39.7%。因而华东地区相比其他地区对学徒的需求数更多。

具体到各个城市,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沈阳市、长沙市、苏州市六城市学徒需求人数分别为242人、470人、437人、185人、111人、133人,所占比例分别为15%、30%、28%、12%、7%、8%;招聘企业数分别为40家、67家、48家、26家、25家、17家,所占比例分别为18%、30%、22%、12%、11%、8%(见图6-1)。

其中,上海、广州学徒需求人数最多,两者合占比例高达58%;招聘企业数也最多,两者合占比例高达52%。其次是北京与沈阳,两者学徒需求人数合占比例为27%;两者招聘企业数合占比例为30%。再次是长沙与苏州,两者学徒需求人数合占比例为15%;两者招聘企业数合占比例为19%。

这可能与各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学徒制传统、文化习俗等存在很大的关系,其中经济发展的因素尤为重要,可利用各个城市的GDP与学徒需求数进行相关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学徒需求数与城市的GDP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39(sig=0.093),两者存在中度的正相关关系,这意味着一个城市的GDP越高,学徒需求的数量也越多。一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判定系数R2=0.546,说明学徒需求数的变化有54.6%是由各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GDP)引起的(见图6-2)。

图6-1 各城市学徒需求数与招聘企业数百分比

图6-2 GDP与学徒需求数的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他国实践也证明,学徒制的需求与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息息相关。以德国为例,德国内政部2013年公布的“德国统一现状报告”显示,自1989年柏林墙倒塌以来,德国东部与西部经济发展情况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2011年德国东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西部的71%,2010年为73%,就生产效率来讲,东部仅为西部的80%。[2]与之相对应,东德各年学徒招聘情况明显低于西德,东西德各年相差约40万人,[3]学徒需求的多少与东西德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一致。

大量研究显示,经济发展水平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学徒制的需求,至于经济发展水平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学徒的需求人数,目前国际上对此的研究比较少。本书尽管利用我国各城市的GDP与学徒需求数进行了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但由于数据来源途径(专业网站数据统计)的限制及样本城市太少等原因,得出的结论可能并不准确,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学徒需求数之间的相关性是明确的,它不仅可从不同地区/城市之间的横向比较得到证实,也可从不同年份同一国家/城市的纵向比较中得到证实。以澳大利亚为例,经济衰退期学徒的招聘情况比稳定时期下降12%,某些行业甚至超过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