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与展望
以上结论的得出建立在一定的研究方法、分析技术与研究条件之上,这些因素的某些缺陷有可能导致本研究成果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对现代学徒制合理性的检验采用的是个案研究,仅考察了岭南文化背景中大型国有工业企业和办学经验丰富的技工院校技师层次的教育。至于在其他文化背景中其他领域、其他企业和学校类型、其他人才培养层次的现代学徒制实施情况如何,以及本研究的结论在多大范围内可以推广,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本研究主要从整体角度考察了现代学徒制的运作情况,而对学徒制中最重要的当事人——学生(学徒)本人的情绪和学习状况等尚未深入研究。
(2)对现代学徒制现实性的检验采用的是六城市非正式学徒制需求状况调查研究,在数据收集上局限于求职招聘网站的相关数据统计,且对研究结论重测信度检验只是更换了不同的求职招聘网站,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数据来源;对研究结论内容效度的检验主要依据的是英、德两国学徒制的研究成果,尚未得到其他与中国国情类似国家的数据。
(3)对现代学徒制合法性的“价值判断”依据正义理论对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与非正式学徒制所体现的“功利的正义”与“公平的正义”的潜力进行了分析,尚未涉及其他价值观的分析,如“自由”和“人的全面发展”等。
鉴于此,未来在本领域研究应当着重分析与解决试点项目中现存的问题,如学校是否应该收费及收费范围、学徒工资标准、学徒的学习动机等。应对真实工作环境(生产组织形式、岗位设置等)所提供的学习可能性进行深入分析,以此判断企业所具有的人才培养潜力,并通过职业能力和职业承诺测评等方式,将现代学徒制的学习成果与学校职业教育的成果进行比较,从而判断现代学徒制对人的发展潜力的促进作用。此外,还应对不同企业类型、不同学校类型、不同产业部门、不同培养层次的现代学徒制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层次现代学徒制的运行情况。从宏观层面研究经济发展水平与学徒制需求之间的互动关系,为职业教育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