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研究结果的检验
本课题对量的研究结果主要从信度与效度两方面进行检验,结论的可信度与有效性的验证息息相关,有时是同一过程,具体采用的验证技术包括:
(1)从多种途径、多个不同主体收集数据,保障数据的高度相关性与一致性。现代学徒制内涵分析从五个国家获取相关的资料,并保障资料来源的权威性(官网);现代学徒制质量、成本与效益分析中资料收集的主体包括人事部经理、车间主任、生产骨干、学徒等。
(2)重测。用同样的调查指标对相似调查对象间隔一定时间重复施测,计算两次施测结果的相关系数,即重测信度。[3]非正式学徒制调查研究采用此种方法进行信度检验,具体过程是前后两次(相隔时间为1年,具体时间分别为2011年7月与2012年7月)就北京市企业学徒需求情况在不同的专业网站进行重测,重测的相关系数为0.78。这说明,非正式学徒制需求状况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统计时间、数据来源(网站)、统计手段、信息发布方式等因素基本不会对非正式学徒制的需求状况造成较大的影响。
(3)效度检验。通过比较我国非正式学徒制与他国(如德国、英国等)学徒制的需求特征及职业教育学术界形成的共识发现,各国学徒制需求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说明六城市非正式学徒制调查研究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我国的实际情况与国际学徒制共有的特征。
(4)实地走访与观察。在非正式学徒制调查研究部分,由于数据的来源主要是专业招聘求职网站,为避免数据对非正式学徒制需求特征描述的局限性,研究者曾在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学院南路、朝阳区大鲁店,广州市黄石路、中山大道等地进行实地调查与走访,发现网络数据统计结果无法全面覆盖学徒制的需求状况,许多招聘学徒的微小企业(小于20人)并未通过网络的方式公布学徒招聘信息。六城市实际的学徒需求数量远远超过调查结果,招聘职位(岗位)将会更多。至于学徒需求的行业分布、企业特征、招聘条件特征,实地走访结果与研究结果较一致。
(5)专家判断。通过向本学科与相关学科专家展示定量研究的过程与结果,试图验证研究结果在何种程度与范围上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