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电“三必须”原则

5.安全用电 三必须 原则

(1)必须采用TN接地、接零保护系统 在我国的供电系统中,为防止间接触电最常用的防护措施是将有故障的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与供电变压器的中性点进行电气连接。此连接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通过大地,称为“接地”;另一种是直接由导线连接,称为“接零”。这两种连接的防护方法统称为TN系统防护法。T表示配电网中变压器副边的中性点直接接地,N表示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零。这种连接系统又称为保护接零。

根据中性线与保护线的组合情况,TN系统可分为TN⁃C系统、TN⁃S系统和TN⁃C⁃S系统三种形式。

1)TN⁃C系统,即常称的三相四线制系统,由三条火线(分别为黄、绿、红的绝缘线)A、B、C和一条保护线(PE)及一条中线(N)合一的PEN线(浅蓝色绝缘线)组成,如图2-14所示。在这种系统中由于电气设备的外壳接到保护中性线的PEN上,当一相绝缘损坏与外壳相连时,则由该相线、设备外壳、保护中性线形成闭合回路。这时,短路电流一般来说是比较大的,从而引起保护电器动作,使故障设备脱离电源。由于TN⁃C系统是将保护线与中性线合一的,所以通常适用于三相负荷比较平衡且单相负荷容量较小的场所。

2)TN⁃S系统,即常称的三相五线制系统,这种保护系统中整个电力网的中性线N与保护线PE是分开的。如图2-15所示,即将设备外壳接在保护线PE上,在正常情况下,保护线上没有电流流过,所以设备外壳不带电。但是,三相五线制并不是总能实现的,它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供电方式。

978-7-111-33797-3-Chapter02-25.jpg

图2-14 TN⁃C系统

978-7-111-33797-3-Chapter02-26.jpg

图2-15 TN⁃S系统

3)TN⁃C⁃S系统,该系统中一部分采用中性线与保护线合一的形式,局部采用专设的保护线,如图2-16所示。显然这是上述两种方案的折中,其目的是尽量减小中性线电势的影响。

978-7-111-33797-3-Chapter02-27.jpg

图2-16 TN⁃C⁃S系统

应该注意的是,在电梯以及自动扶梯的安全规范GB 7588—2003、GB16899—1997中都提到“零线与地线应始终分开”的要求,实际上指的就是这种情况,用通俗的话来说应该是“最迟从进入机房起,零线与保护地线应始终分开”。

(2)必须采用三级配电机构 所谓三级配电是指从电源进线开始至用电设备中间应经过三级配电装置配送电力,即由总配电箱(配电室内的配电柜),经分配电箱(负荷或若干用电设备相对集中处),到开关箱(用设备处)分三个层逐级配送电力。而开关箱作为末级配电装置,与用电设备之间必须实行一机一闸制,即每一台用电设备必须有自己专用的控制开关箱,而每一个开关箱只能用于控制一台用电设备。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内开关电器可设若干分路,且动力与照明宜分路设置。

(3)必须采用两级漏电保护防线 所谓两级漏电保护是指在整个用电过程中,总配电箱中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所有开关箱也必须装设漏电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