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隐患的预防技术
(1)根除危险因素 通过选择恰当的设计方案、工艺过程及合适的原材料来彻底消除危险因素,即采用本质安全的技术措施。例如,用液压或气压代替电力系统,可避免电气事故;用液压系统代替气压系统可防止受压容器、管道破裂造成事故;用阻燃性材料代替可燃性材料,可防止火灾;去除零部件的毛刺、尖角或粗糙的表面,可以防止割、擦、刺伤皮肤等。
(2)限制或减少危险因素 一些情况下,危险因素不能被根除,或难以被根除。这时应设法限制它,使其不能造成伤害或损坏。例如,在金属容器内使用电力时,采用低电压以防触电;利用金属喷层或导电涂层限制蓄积的静电,以预防静电引起的爆炸;利用液位控制及报警装置,防止液位过高等。
(3)隔离 隔离是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一般来说,一旦判明有危险因素存在,就应设法把它隔离起来。预防事故的隔离技术包括分离和屏蔽两种。前者指空间上的分离,后者指应用物理屏蔽措施进行的隔离。利用隔离技术,可以把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也可以用来控制能量释放。
对机械的转动部分、热表面、电力设备等安装防护装置,或封闭起来是广泛采用的隔离技术。
(4)故障—安全设计 在系统或设备的某部分发生故障或破坏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称为故障—安全设计。这是一种通过技术设计的手段,使系统或设备在发生故障时处于低能量状态,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措施。
(5)减少故障及失误 设备故障在事故致因中占有重要位置。虽然利用故障—安全设计可以使得即使发生了故障也不至于引起事故,但是故障却使设备、系统停顿或降低效率。另外,故障—安全设计本身也可能发生故障而使其失去效用。因此,应努力减少故障。一般而言,减少故障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实现,即安全监控系统、安全系数或安全阀。
(6)警告 在生产过程中人们需要经常注意到危险因素的存在,以及一些必须注意的问题,警告是提醒人们注意的主要方法。提醒人们注意的各种信息都是通过人的感官传递给大脑的,因此根据所利用的感官不同,警告可分为视觉警告、听觉警告、嗅觉警告、触觉警告和味觉警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