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使用安全检测技术
安全检测技术是利用仪器进行检验、测定、获取被检验设备在使用中的有关数据信息的过程。检测方法的种类繁多。现仅介绍5种常规的无损检测的安全操作方法。
(1)渗透检测法 用黄绿色的荧光渗透液或红色的着色渗透液,来显示放大的缺陷图像,从而能够用肉眼检查试件表面的开口缺陷的方法。
1)渗透。将试件浸渍于渗透液中,或者用喷雾器、刷子把渗透液涂在试件表面。
2)清洗。待渗透液充分地渗透到缺陷内之后,用水或清洗剂把试件表面的渗透液洗掉。
3)显像。把显像剂喷撒或涂敷在试件表面上,使残留在缺陷中的渗透液被吸出,表面上形成放大的黄绿色荧光或红色显示的缺陷图像。
4)观察。荧光渗透液的显示痕迹在紫外线照射下呈黄绿色,着色渗透液的显示痕迹在自然光下呈红色,用肉眼观察就可以发现很细小的缺陷。
(2)磁粉检测法 把钢铁等强磁性材料磁化后,利用缺陷部位所产生的磁极能吸附磁粉的方法。
该检测法的操作程序与渗透检测法基本相同,只是撒在试件上的是磁粉。由于钢铁等强磁性材料被强烈磁化后,在试件材料的两端分别形成N极和S极,把磁粉撒在试件材料上时,由于磁场的作用,磁粉就被吸引到磁极附近,并附在磁极上。如试件有裂纹,裂纹处就容易吸附磁粉,这是因为此处的缺陷产生漏磁场,从而出现与缺陷形状相近的磁粉痕迹。
(3)射线检测法 将强度均匀的射线照射在所检测的物体上,使透过的射线在照相胶片上感光,胶片显影后就可从底片中观察到明暗不同的图像,得到材料内部结构和缺陷信息的方法。此方法适用于检测材料、构件的内部缺陷,一般对体积型缺陷比较灵敏,而对平面状的二维缺陷不敏感,只有当射线入射方向与裂纹平面方向一致时,才有可能检测出裂纹类缺陷。
(4)超声波检测法 声波频率超过20kHz的声波为超声波。超声波检测法的应用十分广泛,操作方法简单。主要是利用物体本身和内部缺陷对超声波传播的影响,来检测物体内部及其表面缺陷的大小、形式及分布情况。在超声波检测中,常用的超声波频率为0.5~5MHz。最常用的超声波检测是脉冲反射法。就是把超声波射入被检物的一面,然后在同一面接收从缺陷处反射的回波,根据回波情况来判断缺陷的情况。此方法在电梯中主要用于检测如安全钳、抱闸、导轨等主要机械部件。如图6-1所示为用超声脉冲检测导轨的示意图。在图中,T为基线上的始波,B为底波,从T扫描到B的时间4min为脉冲在导轨上工作的时间,而F为伤波,当收到F波时表明此处有缺陷,比如裂纹和砂眼等。
(5)声发射检测法 当物体(构件)受外力或内应力作用时,缺陷处或结构异常部位因应力集中而产生塑性变形,其储存的能量一部分以弹性应力波的形式释放出来,这种现象称为声发射。物体(构件)在外部因素作用下产生的声发射,被声传感器接收转换成电信号,经放大后送至信号处理器,从而测量出声发射信号的各种特征参数,由此可以分析出被检测物体缺陷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