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过程安全操作技术
1)工作前,应检查所有的工具和模具是否牢固、良好、齐备,锤头、锤杆有无裂纹或是否松动;气压表等仪表是否正常,气压是否符合规定。
2)设备开动前,应检查电气接地装置、防护装置、离合器等是否良好,并为设备加好润滑油,空车试运转5min并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工作。采用机械化传送带运输锻件时,要检查传送带上下、左右是否有障碍物,传送带试车正常后方可运输。
3)工作中应经常检查设备、工具、模具,尤其是受冲击部位是否有损伤、松动、裂纹等,发现问题要及时修理或更换,严禁机床带“病”作业。
4)掌钳工在操作时发出的信号要清楚、准确,其他操作者不得随意发出信号。司锤工可拒绝不符合操作规程的指挥,但“停锤”口令,各岗人员发现有问题需停止时随时都可发出,且发出停锤口令后必须停止锻打。
5)使用钳子等工具时,不可直对着人的身体,手指不能放在钳柄中间,用钳夹大件时,钳杆应套上铁环箍或扎上绳索。使用吊车挂链锻大件时,挂链和吊钩应用保险装置钩牢,防止振动脱落。挂、送料叉上放置坯料或锻件的位置应平稳、牢固,以防滚落伤人。
6)锻件应平稳地放在铁砧上,复杂零件需倾斜锻造时,应注意选好着力点,以免飞出伤人。锤击过程中,严禁往砧面上塞放垫铁,必须待锤头悬空平稳后方可放置,垫铁在砧面上的放置位置和放入深度要恰当,以防止打飞伤人。
7)使用锤子时,不得戴手套,应站在与掌钳者呈90°角的位置上。抡锤前,应注意周围有无行人或障碍。
8)注意电气安全,不准擅自进行电气修理、改线。电线损坏时,应及时找电工修理,不是本岗位责任以内的电气设备,不准私自操作。
9)严禁将手伸入模具下面接送锻件,应使用工具。严禁直接用手或脚清除砧面上或模膛里的氧化皮,当用压缩空气吹扫氧化皮时,对面不得站人。因故障发生卡锤现象时应立即切断动力源,必须用安全栓支撑后再用工具解脱。严禁身体任何部分进入锤头下方。
10)在开锤前应预热。锻锤停开时间较长,开锤前应排出气缸中的冷凝水。锻锤在开锤前,冬季需空转10min,夏季需空转2~3min,空转后应试几下锤后方可开锤工作。
11)工人生产时必须佩戴防护眼镜,以避免毛刺、火星等损伤眼睛。加热工应佩戴防辐射眼镜。车间处于生产状态时,凡进入车间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生产时应穿防护工作鞋。当生产环境噪声超过规定限度时,必须使用护耳器(耳塞或耳罩)。工人必须穿好规定的防护服,严禁穿短袖上衣、短裤等不符合安全的衣服上岗位工作。
12)在搬运或向酸洗槽中倾注酸液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使用室外储酸罐加酸时,必须按操作顺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