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安全使用要求

1.一般安全使用要求

目前常用的灭火器材有泡沫灭火器、酸碱灭火器、干粉灭火器、1211灭火器、CO2灭火器等六种。

(1)泡沫灭火器 有手提式和推车式泡沫灭火器两类。手提式泡沫灭火器由筒身、筒盖、瓶胆、瓶胆盖、喷嘴和螺母等组成。

使用手提式泡沫灭火器时,应将灭火器竖直向上平稳提到火场(不可倾倒)后,再颠倒筒身略加晃动,使碳酸氢钠和硫酸铝混合,产生泡沫从喷嘴喷射出去进行灭火。

978-7-111-33797-3-Chapter07-23.jpg

图7-18 导轨精校卡尺

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1)若喷嘴被杂物堵塞,应将筒身平放在地面上,用铁丝疏通喷嘴,不能采取打击筒体等措施。

2)在使用时筒盖和筒底不得朝向人身体,防止发生意外爆炸时筒盖、筒底飞出伤人。

3)应放置在明显而易于取用的地方,而且应防止高温和冻结。

4)使用三年的手提式泡沫灭火器,其筒身应做水压试验,平时应经常检查泡沫灭火器的喷嘴是否畅通,螺帽是否拧紧,每年应检查一次药剂是否符合要求。

(2)CO2灭火器 有手提式和鸭嘴式灭火器两类。其基本结构由钢瓶(筒体)、阀门、喷筒(喇叭)和虹吸管四部分组成。

钢瓶用无缝钢管制成,肩部打有钢瓶的质量、CO2质量、钢瓶编号、出厂年月等钢字。手轮由铝合金铸造。阀门用黄铜,阀门上有安全膜,当压力超过允许极限时即自行爆破,起泄压作用。喷筒用耐寒橡胶制成。虹吸管连接在阀门下部,伸入钢瓶底部,管子下部切成30°的斜口,以保证CO2能连续喷完。

筒身内CO2在存储压力(15MPa)下处于液态,打开CO2灭火器后,压力降低,CO2由液体变成气体。由于吸收汽化热,喷嘴边的温度迅速下降,当温度下降到-78.5℃时,CO2将变成雪花状固体(常称干冰)。因此,由CO2灭火器喷出来的CO2,通常是呈雪花状的固体。

鸭嘴式CO2灭火器使用时只要拔出保险销,将鸭嘴压下,即能喷出CO2灭火。手提式CO2灭火器(MT型)只需将手轮逆时针旋转,即能喷出CO2灭火。

使用注意事项如下:

1)CO2灭火剂对着火物质和设备的冷却作用较差,火焰熄灭后,温度可能仍在燃点以上,有发生复燃的可能,故不适用于空旷地域的灭火。

2)CO2能使人窒息,因此,在喷射时人要站在上风处,尽量靠近火源,在空气不流通的场合,如乙炔站或电石破碎间等室内喷射后,消防人员应立即撤出。

3)CO2灭火器应定期检查,当CO2的质量减少1/10时,应及时补充装罐。

4)CO2灭火器应放在明显而易于取用的地方,且应防止气温超过42℃并防止日晒。

(3)干粉灭火器 有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推车式干粉灭火器和背负式干粉灭火器3类。

储气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由筒身、CO2小钢瓶、喷枪等组成,以CO2作为发射干粉的动力气体。小钢瓶设在筒外的,称外装式干粉灭火器;小钢瓶设在筒内的称为内装式干粉灭火器。

储压式干粉灭火器省去储气钢瓶,驱动气体采用氮气,不受低温影响,从而扩大了使用范围。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喷射灭火剂的时间短,有效的喷射时间最短的只有6s,最长的也只有15s。因此,为能迅速扑灭火灾,使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应了解和熟练掌握灭火器的开启方法。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先将灭火器颠倒数次,使筒内干粉松动,然后撕去器头上的铝封,拔去保险销,一只手握住胶管,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另一只手按下压把或提起拉坏,在CO2的压力下喷出干粉灭火。

2)应使灭火器尽可能在靠近火源的地方开始起动,不能在离火源很远的地方开启灭火器。

3)喷粉时要由近而远向前平推,左右横扫,不使火焰窜向。

4)手提式干粉式灭火器应设在明显而易于取用,且通风良好的地方。每隔半年检查一次干粉质量(是否结块),称一次CO2小钢瓶的质量,若CO2小钢瓶的质量减少1/10以上,则应补充CO2。应每隔一年进行一次水压试验。

(4)1211灭火器 有手提式和推车式两种。手提式1211灭火器由筒体(钢瓶)和器头两部分组成。筒体用无缝钢管或钢板滚压焊接而成;器头一般用铝合金制造,其上有喷嘴、阀门、虹吸管或有压把、压杆、弹簧、喷嘴、密封阀门、虹吸管、保险销等。灭火剂质量大于4kg的灭火器,还配有提把和橡胶导管。

使用手提式1211灭火器时,应首先撕下铝封拔出保险销,在距离火源1.5~3m处,对准火焰根部,一手压下压把、压杆使封闭阀打开,“1211”在氮气压力作用下,通过虹吸管由喷嘴喷出。当松开压把时,压把在弹簧作用下升起,封闭喷嘴停止喷射。使用灭火器时,应注意筒盖向上,不应水平或颠倒使用。应将“1211”喷向火焰根部,向火源边缘推进喷射,以迅速扑灭火焰。灭火器应放在阴凉干燥且便于使用的地方。每半年检查一次1211灭火器的质量,若质量减少1/10以上,应重新装药和充气。

(5)各种灭火器的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 见表7-4。

7-4 各种灭火器的主要性能及使用方法

978-7-111-33797-3-Chapter07-24.jpg